7大步驟教你如何設置全球人氣最高最適合中小企的CRM:Monday.com

2 月 2, 2023 | 數位行銷

Monday.com就是2022年全球人氣最高適合中小企的CRM之一,全球有超過15萬的企業團隊使用,最近亦推出了中文版本,在華語地區的使用人數也越來越多。Monday.com不但簡單易用,而且能夠整合跨平台的工作管理。本篇文章將會教您如何免費註冊並提供7大設置Monday.com的步驟,讓您可以馬上明白Monday.com的操作原理,體驗強大功能!

什麼是Monday.com?

對於中小企而言,人手和資源都有限,要有效管理企業和客戶的關係,就需要客戶管理系統(CRM)。現在CRM概念已經融合客戶與企業、行銷以及互動的元素。而Monday.com就是2022年全球人氣最高適合中小企的CRM之一,全球有超過15萬的企業團隊使用,最近亦推出了中文版本,在華語地區的使用人數也越來越多。
Monday.com總部設立在以色列,現在公司的市值已經超過19億美元。Monday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席捲全球,最主要的原因是相對於其他市面上的CRM,Monday.com不但簡單易用,而且能夠整合跨平台的工作管理。

Monday.com產品有什麼特色呢?

提供簡單易用的自動化功能,降低重複性工作

Monday.com提供各種功能的自動化菜單,無需複雜的變數設置,只需要簡單帶入欄位資料,數秒之內即可把重複性的動作自動化,大大節省工作時間,提升工作效率。

多元視覺化的呈現方式,業績進度一目了然

Monday.com透過視覺法且顏色鮮艷的界面設計,團隊成員不但能一眼辨識工作進度,更能提供各類的呈現方式顯示數據,包括日曆,地圖,時間軸、看板等等。

所有的工作、流程、工具、檔案集中在同一個管理系統

Monday.com提供團隊成員透過慣用的各種工具或系統,與Monday.com整合,所有的工作、流程、進度、檔案、工具都能集中在Monday.com系統中集中處理,讓規劃、追蹤和交辦工作更加有效率。

能夠建立任何的流程

Monday.com最強大的地方之一,在於你可以在Monday.com中建立任何流程,系統更提供200+多個各類行業工作流程的模板用於參考和應用,不論是藝術、設計、服務、零售、建築甚至是IT等等,均可以找到適合的模板,提升工作效率。

行動裝置app隨時掌握進度

Monday.com可以透過行動裝置Monday.com app無縫銜接跨載具追蹤進度,不再受到地域或設備的限制。

如何註冊Monday.com?

現在Monday.com已經提供中文版界面,華語人士使用會更加方便。Monday.com亦有提供個人的免費版本及14天的免費使用體驗,只要簡單註冊便能夠馬上體驗Monday.com所帶來的強大功能體驗。
可以點擊以下鏈接:請點這裡註冊Monday.com帳戶體驗。

(聲明:上述鏈接是Monday.com認證的推薦夥伴的專屬鏈接,您可通過此鏈接免費使用Monday.com。如您日後升級為付費客戶,Monday.com將會提供少量獎勵予以認證推薦夥伴,請放心此筆獎勵並不會向您收取任何費用。這些獎勵將會作為我們繼續研究分享最佳行銷管理工具給大家的動力。)

只需要簡單輸入電郵地址,設置帳戶用戶名以及完成一些問卷調查,便能註冊成功。

7大步驟讓你了解Monday.com

Monday.com可以在同一個使用界面整合你生意經營所需的包括項目、客戶資料,在使用Monday.com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下設置Monday.com的7個最重要步驟:

創建工作區 Creating Workspace

Monday界面最基本的元素就是工作區。剛開始使用的時候,通常第一步就是建立工作區,而且在Monday你可以設置多個工作區。在工作區你可以管理所有的項目,建立活動、銷售渠道以及CRM。

monday tiltt5 1.jpg

創建資料夾Creating Folders

建立好工作區後,我們就需要建立資料夾。我們可以在工作區內設置多個資料夾,而資料夾的功能是可以組織及管理多個的不同的文件。例如你是一位設計師,你手頭上3個不同的客戶,你就可以通過設置3個資料夾分別管理這三位客戶的項目。

monday tiltt12 .jpg

創建板子Creating Boards

如果你是一位人事經理,你需要建立管理員工的項目,你可以在Monday建立【人事板子(HR Board)】;
如果你是一位銷售人員,你需要建立客戶的CRM方便管理客戶資料,你就可以在Monday建立【客戶資料板子(CRM Board)】;
如果你是行銷人員,需要管理不同銷售渠道的資料,你可以在Monday建立【銷售渠道板子(Sales Pipeline Board)】。
簡單理解,在Monday,你可以通過建立板子的功能去開始你任何一個項目。
以上面設計師的例子,假設你要開展客戶王先生的演唱會海報設計項目,你就可以在資料夾【客戶王先生】裡面建立演唱會海報設計項目的板子,管理有關所有演唱會海報設計的進度、設計版本、完成情況等等。
Monday還有一個強大的功能,你可以設置權限把這個板子分享給外部的人員,這樣客戶王先生便可以通過這個板子看到整個設計項目的進度。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提供外部用戶使用或查看的功能,需要升級到Monday的標準收費方案(Guess Access)才有這個功能。
monday tiltt7 1.jpg

另外一個關於Monday強大的地方在,假如你對你的項目流程設計無從入手,選用Monday提供的板子模板就能解決你這個難題了。Monday的模板中心提供200+涵蓋各行各業各部門最常使用的模板。你可以選擇適合或類似的模板使用,再在模板上根據部門或企業的性質做出調整,基本上就已經能滿足絕對部分企業的需求了。當然,在Monday你也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從0開始打造出獨一無二的板子。

monday tiltt8 1.jpg
monday tiltt9 1

創建組別Creating Groups

Monday不但提供跨平台,跨項目的管理,對於每個項目的細節分工或進度的管理也十分出色,而在每個項目中使用組別管理的功能,就能更好的管理每個項目的進度了。你可以輕鬆在板子中建立不同的組別去分類管理項目:假設你是一位銷售人員,你可以利用組別的功能去清晰顯示管理每位客戶的階段,這樣便能更好地對每個階段的客戶進行相應的銷售策略及活動。
monday tiltt10 1

建立項目 Creating Items

在Monday建立項目十分簡單,只需要按下【+增加項目】的按鈕,在裡面輸入項目的名字便能完成。

monday tiltt14

建立欄位 Creating columns

完成項目建立後,你可以新增項目的欄位。通常在項目的最右方有新增欄目的“+”號,按下便會出現以下的選項。Monday.com之所以更有效的管理所有數據,其中一個原因是在設置或倒入數據之前,已經可以為每個欄位設定屬性,這樣可以方便Monday.com更快更直接地識別每一種數據的類別,從而可以讓使用者以不同的圖示、方式去檢視數據。免費版本提供了超過20種的欄位選擇,對於個人或是中小企來說已經十分足夠了。
monday tiltt13

自動化 Automate

Monday提供了各種功能的自動化菜單,可以把重複性的工作通過自動化設置後自動完成。相對於Power automation來說,Monday.com的自動化功能實在太簡單易用,你無需要設置任何參數、變數或是動作等,便可以輕鬆完成各類自動化功能。Monday.com預設了一些自動化的設置,我們只需選挑選相關的人員及選擇希望進行的動作便能完成自動化設置。假設你是一位銷售人員,您需要根據客戶的狀態變化而調整客戶的組別,你就可以這樣設置:當客戶已經完成簽單,狀態更改為【Won】的時候,自動化就會把客戶自動歸類到【已經成交客戶】的組別。
monday tiltt2 1.jpg

Monday.com的收費

Monday.com有提供個人的免費使用版本,亦有因應團隊成員的數量設有不同的收費方案。相對於如此強大的整合功能以及靈活的組合方式,即使收費版本價格也十分親民。
monday tiltt1 12

免費版本

免費版本最多可有2位成員使用,官網的介紹是適合希望通過CRM追蹤工作進度及整合工作的個人使用。雖然是免費版本,但提供的功能已經能應付個人或是剛開始創業的小團隊的日常工作所需,包括提供
✧最多3個免費板子
✧超過200中流程模板
✧超過20個種類的欄位
✧最多2位成員
✧iOS以及Android apps

收費版本

隨著業績的提升以及團隊成員的規模日益壯大,免費版本可能已經無法滿足多位成員協同工作的需求.Monday.com提供了不同人數的及功能的收費方案,而且價格十分親民,相對於市面上其他收費CRM來說,CP值可謂是超高的。
Monday.com提供基本方案(8美元/位/月)、標準方案(10美元/位/月)及專業方案(16美元/位/月),需要注意的是收費方案最少是3位成員使用,因此假設是選擇標準方案每位10美元/月,則每月最少要支付30美元。
上述三種收費方案中,最多人選擇的是標準方案(10美元/位/月),這個方案能夠做到全面協作和優化團隊流程的功能,除了包括基本方案的所有功能外,還有以下新增的功能:
✧時間線及甘特圖的顯示模式
✧日曆顯示模式
✧可針對某些項目提供外部用戶進行帳號
✧提供每月250次自動化功能
✧提供每月250次整合功能
✧儀錶板顯示最多可以整合5個板子
上述所有方案中都設有14天的免費使用體驗,另外選擇年繳即可享有18%的優惠。如果大型企業希望引入Monday.com系統,可以直接聯繫廠商會有更多的價格優惠及功能客製化方案。
立即點擊以下鏈接:請點這裡 註冊Monday.com免費體驗帳戶,全方位工作與專案管理,就從這裡開始吧!
(聲明:上述鏈接是Monday.com認證的推薦夥伴的專屬鏈接,您可通過此鏈接免費使用Monday.com。如您日後升級為付費客戶,Monday.com將會提供少量獎勵予以認證推薦夥伴,請放心此筆獎勵並不會向您收取任何費用。這些獎勵將會作為我們繼續研究分享最佳行銷管理工具給大家的動力。)

如果希望了解更多適合中小企CRM推薦,可以查看5款適合中小企之CRM推薦

萬智匯總編輯 - Sorla

致力於分享最新的行銷策略和數位世界的動態,希望能為您帶來有價值的內容和啟發。

需要SEO服務的幫助嗎?

公司成立於2014年,專注於Google搜尋引擎行銷,在台灣、香港設有實體辦事處公司成立於2014年,專注於Google搜尋引擎

想知道網站健康程度嗎?
Free領取SEO網站健檢報告,立即領取

為網站提供新的開始,全面健檢現在就開始!

行銷部落格

行銷漏斗 marketing funnel
2 月 08 2023
數位行銷
行銷漏斗是什麼?10分鐘學會用Marketing Funnel佈局超強行銷策略(附階段攻略)
行銷漏斗是什麼?行銷漏斗並非數位時代才有的概念,早在1920年代已經提出。隨著時代發展,行銷漏斗也演變為不同形態的數位行銷漏斗,但讓轉換率提高始終是不變的目的。本文將會重點介紹行銷漏斗的定義、行銷漏斗的作用以及企業應該怎麼利用行銷漏斗制定致勝的數位行銷策略,最後還會附上2023年提升行銷漏斗功效的工具推薦! 探究行銷漏斗 行銷漏斗(Marketing Funnel)的定義 行銷漏斗,Marketing Funnel,或是被譯作銷售漏斗,是一種常用於網路行銷策略中的模型。行銷漏斗理論早在1925年提出由E. St. Elmo Lewis提出,亦因應用在數位平台上被稱為數位行銷漏斗。了解行銷漏斗的第一步可以從它最原始的概念開始,它是一種從潛在客戶到最終客戶的銷售過程的模型,通常分為多個階段,初代的行銷漏斗會分為Attenion關注、Interest感興趣、Desire慾望及Action行動,因為每個階段人數逐漸遞減,形成一個看起來就像漏斗一樣的形狀。 隨著市場、消費者以及銷售途徑的變化,行銷漏斗也在原來的基礎不但在演變和改進,會因應不同的行業或是行銷方式有不同的表述。數位年代,購買不再是衡量結果的指標,例如訂閱、關注、註冊亦可是衡量行銷成效的指標,因此Action行動是行銷漏斗的第一個行動被Conversion轉換而代替。另外,售後服務會影響客戶的忠誠度從而影響回購率,銷售過程也提升對售後階段的重視,這個元素亦被記入的新的模型中,成為漏斗底層:Loyalty(忠誠)及Advocacy(擁護)。所以現在很多人會把銷售過程分為:漏斗頂層:Awareness(注意)或是Interest(興趣)、第二層:Consideration(思考)、第三層:Conversion(轉換)、第四層:Loyalty(忠誠)及漏斗底層:Advocacy(擁護)。 不過無論模型用什麼詞組、方式表現都好,目的都是協助企業更好地了解消費過程中每個階段的行為,了解顧客如何從不知道商品或服務到最終購買的過程,通過這個模型制定和改進優化行銷策略。 行銷漏斗是網路行銷的一個重要指導原則。不論是社群行銷、付費廣告或是SEO等行銷方式,絕大多數均是根據行銷漏斗進行策略的制定。所以企業在制定數位行銷策略的時候,不妨先了解行銷漏斗的理論以及應用,這有助於企業更好地了解消費者行為,從而更能精準地制定策略。 行銷漏斗與飛輪模型 即使行銷漏斗應因這市場的變化不斷進化和演變,但同時亦有新的銷售模型被提出。而比較知名的就是由Hubspot首席執行官Brian Halligan提出的飛輪模型(Flywheel Model)。它們在思想和方法上有很大的區別。 行銷漏斗是一種從潛在客戶到最終客戶的銷售過程的模型,目的是通過不斷地關注客戶,從而提高銷售轉換率和額外收益。 飛輪模型(Flywheel Model)是一種從客戶忠誠度到客戶生涯價值的銷售過程的模型。它把客戶看作一個被不斷循環的轉盤,而不是一個單次交易。飛輪模型的目的是通過不斷增加客戶忠誠度和經驗,從而建立長期的客戶關係,並在未來產生更多的收益。最主要是應用在Inbound Marketing(集客式行銷)上。 上述兩者並沒有哪個比較好的說法,只是行銷漏斗和飛輪模型在目的、涵蓋范圍和技巧上有很大的區別,如果企業希望了解客戶在購買過程中的整體經歷,行銷漏斗是一個有用的工具。如果企業更關心銷售的每個階段,飛輪模型可能更適合。清楚了解企業的目標,選擇適合的模型最為重要。 利用行銷漏斗來了解客戶行為 行銷漏斗是一種常被用於分析客戶購買行為的工具,是通過透過漏斗示意圖將客戶購買過程劃分為多個階段,並將每個階段的客戶變化情形,如流失率、成功轉換率等,進行統計分析。 我們以一個電商透過行銷漏斗來了解客戶購買行為的例子協助理解: 這位電商把客戶的購買過程劃分為以下五個階段,而當中可以使用Google Analytics作為分析工具。 流量: 透過網站流量分析工具,了解客戶造訪網站的來源和數量。 瀏覽: 消費者已經知道網站,並造訪網站並開始瀏覽產品,跟蹤客戶的在線行為如瀏覽的頁面或點擊的鏈接。 加入購物車: 客戶選擇感興趣的產品並將其加入購物車,了解產品的偏好、下單數量等。 結帳: 客戶進行結帳並完成訂單。 購買: 客戶完成購買並成為公司的正式客戶。 透過行銷漏斗,這位電商可以了解消費者在每個階段的轉換率,並進一步發現哪些階段是影響轉換率的重要因素,如產品頁面的設計、結帳頁面的體驗以及分析哪些產品或服務銷量更好而調整產品資訊的排列位置等。通過了解每個階段消費者行為,才能有針對性的提高每個階段的轉化率。 利用行銷漏斗來提高轉化率 正如漏斗的形狀,每個階段逐漸遞減,而進行數位行銷就是希望讓每個階段的轉化率提高,才能最終提升行銷效果。漏斗的過程類似於客戶的購買路徑,從意識到購買。因此有了行為的分析就能更精確地定位問題,以改善轉換率。 我們以上述的電商例子繼續: 漏斗頂層興趣階段:電商分析了客戶造訪網站的來源,發現是多數透過社群媒體貼文而來,因此通過在社交媒體上提供有吸引力的內容,如產品清單、銷售優惠等,可以提高客戶吸引性並建立品牌認知。 第二層思考階段:在這個階段你可以分析哪些產品被點擊的次數最多,發現如果通過提供全面的產品信息,如規格、產品特點、用戶評論等,能夠幫助客戶作出選擇。 第三層轉換階段:電商分析了購物車後的行為動作,發現通過提供安全的線上支付方式,提供良好的顧客服務,可以提高購買的信心。 漏斗底層回饋階段:電商發現通過向已購買的客戶提供跟進服務,回饋及滿意度調查,以維持客戶忠誠度並吸引更多客戶。 通過這些方式,企業可以在每個階段提高轉換率,並最終達到提高銷售額的目標。 企業選擇適合自己的行銷漏斗 行銷漏斗理論適用於絕大多數企業,不論是否只是電商或是否有實體店,只要最終的目的是提高轉換率就能適用。但根據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性質、品牌的價值以及行業的特性,雖然理論一致,但行銷漏斗模型的設計、表述、每個階段的定義及對象措施理應有所不同,而且更應該根據企業自身的條件重新制定。因此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行銷漏斗模型就是數位行銷漏斗理論應用的第一步。 行銷漏斗的核心在於產品或服務本身。因此第一步是了解你的產品特性,找出影響轉換率的關鍵因素尤其關鍵。以下是影響行銷過程中產品銷售轉換率的影響因素: 產品質量:產品的功能、性價比、款式、外觀等都會影響轉換率 價格:適當的價格可以提高產品的吸引力,以促進轉換; 品牌形象:品牌形象的良好與否會影響客戶的選擇決策; 商業模式:不同的商業模式有不同的客戶群、銷售途徑和銷售推廣策略,也會對轉換率產生影響; 產品體驗:客戶對產品的體驗可以影響他們是否會繼續使用或推薦產品; 客戶需求:對客戶的需求的深刻了解是影響轉換率的重要因素; 販售途徑:使用的販售途徑是否方便客戶使用也會影響轉換率。 如果在選擇時遇到苦難或好無頭緒,企業不妨在選擇模型前把上述因素列出來,然後選擇幾種主流的數位行銷漏斗模型,結合上述因素進行分析及調整,這樣能夠較快地找出適合自身的模型。 行銷漏斗應用攻略 專業的行銷人會以數位行銷漏斗理論制定綜合的網路行銷策略以提升行銷的效果。企業亦不妨參考這種做法,在制定數位行銷策略時,各個階段的行銷漏斗應該制定不同的策略。 漏斗頂層:Awareness(注意)或是Interest(興趣) 這個階段的行銷目標是吸引潛在客戶的注意力,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曝光是這個階段的重點,因此可以通過社群媒體如Facebook、IG,內容行銷如部落格,廣告投放等數位行銷工具進行宣傳,把流量影流到官網。 以Google Ads為例,當中的多媒體廣告(GDN)、Youtube影片廣告、還有探索廣告都是提升曝光的廣告類型。而內容行銷,提供優質的內容以解決客戶的問題是提升曝光量的做法,屬於SEO內容創作的範疇。 第二層:Consideration (思考) 在此階段潛在客戶開始對產品感興趣並在購買前進行考慮。可以使用比較,試用,詢問朋友建議等方式,提供詳細的產品資訊,以説明潛在客戶做出決策。行銷策略中,口碑行銷及再行銷都是不錯的方式。 以Google Ads中的多媒體廣告類型以及最高成效廣告(Pmax)就是通過多次曝光,從而加深潛在客戶對品牌的印象,從而提醒客戶對您產品和服務。另外亦可通過嘗試提供撰寫一些關於比較、推薦及使用心得為部落格文章,讓潛在客戶更加深入地了解產品和服務,從而推動他們進入下一個階段。 第三層:Conversion (轉換) 在此階段潛在客戶已經決定購買產品。可以利用折扣優惠,促銷活動等方式鼓勵購買,並且確保購買過程簡單順暢。 關鍵字廣告及購物廣告,都是屬於由客戶主動找到你,兩者是屬於被動型行銷,這個時候客戶的購買意向非常的高,可以善用這兩種Google Ads廣告類型把握客戶,提升客戶的轉換率。因此個性化的廣告投放,可以考慮從關鍵字的選擇、文案、CTA入手,亦可善用回應式搜尋廣告及關鍵字插入功能等提升點擊率。Pmax在這個階段亦是好幫手,可以提升轉換率。 內容創作方面則可以以案例故事、客戶故事、使用指南、產品比較及開箱文等角度來切入。 除此之外,網頁載入的流暢度、網站頁面UI/UX設計也會也行客戶的體驗,這部分屬於On-page SEO部分,可以確保客戶的體驗感。 第四層:Loyalty(忠誠)階段 在此階段已經購買產品的客戶開始形成信任感及忠誠度。可以通過會員計畫,提供特殊服務,回饋客戶等方式,增加客戶忠誠度。品牌行銷、經營社群媒體鼓勵客戶分享就是這個階段最為常用的方式,而利用顧客關係管理系統(CRM),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支援也是提高客戶的滿意度的常用方法。 電郵行銷也是這個階段常用的策略之一,通過向客戶發送個性化的電郵,提供有價值的內容如產品更新或專屬優惠,都是能夠提升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 漏斗底層:Advocacy (擁護)階段 當客戶的忠誠度提高後,忠誠的客戶開始推薦產品給他們的朋友,並成為產品的宣傳大使,這也是口碑行銷的重要環節,可以利用社交媒體,粉絲俱樂部等方式,鼓勵客戶進行分享及推薦,為企業帶來更多的自然流量。 通過分析每個階段消費者行為,結合適合的行銷策略,讓消費者在每個階段都感受都滿意,自然就能提升最終的業績。 提升行銷漏斗效能的工具推薦 網站設計優化 通過提供簡潔,易於使用和美觀的網站以及確保網站具有良好的互動性和可用性,以提高轉換率。 Adobe Creative Cloud:這是一個集合了多項創意設計工具的解決方案,例如Photoshop、Illustrator等。 Sketch:這是一個專為設計師和產品經理設計的界面設計工具。 Figma:這是一個協作式界面設計工具,可以在瀏覽器中進行編輯和協作。 InVision:這是一個界面設計和互動原型工具,支持在瀏覽器和桌面上的合作。 Canva:這是一個簡單易用的圖像設計工具,適用於不具備專業設計技能的人員。 Balsamiq:這是一個快速原型設計工具,支持簡單地創建和測試界面設計。 UXPin:這是一個協作式設計工具,支持設計、協作、測試和交付整個產品。 搜索引擎優化(SEO) 通過對網站進行搜索引擎優化,以提高搜索引擎排名,從而使網站更容易被用戶找到。了解網站的情況,提供關於改進SEO的建議,並檢查網站的排名情況吸引更多的目標用戶,提高銷售轉換率。 Google Analytics:可以提供關於網站流量和用戶行為的分析。 Google Search Console:可以提供關於網站在Google搜索結果中的表現的报告。 SEMrush:功能强大的SEO工具,可以進行競爭分析、關鍵字研究、網站技術分析和網站排名監控。 Ahrefs:功能强大的SEO工具,可以進行競爭分析、關鍵字研究、網站技術分析和連結分析。 內容行銷 通過創建,發布和分發內容(如博客文章,視頻,圖像等)以吸引和保留用戶。以下這些工具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您的受眾,並提供實際建議,以改善內容的效果。 CoSchedule Headline Analyzer:幫助分析和改進標題的有效性,以提高點擊率。 SEMrush:提供關鍵字分析和排名追蹤,以及競爭對手分析,幫助改善內容排名和可见性。 Ahrefs:通過提供競爭對手分析和關鍵字研究,幫助改善內容的搜索引擎可见性。 Buzzsumo:幫助了解最受歡迎的內容類型,以及競爭對手正在發布的內容。 Canva:提供一個易於使用的圖像設計工具,幫助創建美觀且有吸引力的圖像和海報,以加強的內容訊息。 社群媒體行銷 通過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創建,發布和分享內容以與潛在和現有客戶進行互動。通過管理和監控社交媒體帳號,與客戶進行互動,發佈和安排社交媒體內容,以及提供數據和分析功能,提高的社群行銷效果。 Hootsuite:這是一款社交媒體管理工具,可以在一個地方管理多個社交媒體帳號,並進行與追蹤客戶的互動。 Buffer:這是一款社交媒體發佈工具,可以幫助安排和發佈社交媒體內容,並提供數據和分析功能。 Sprout Social:這是一款全面的社交媒體管理工具,可以幫助與客戶進行互動,並提供全面的數據和分析功能。 Agora Pulse:這是一款功能強大的社交媒體管理工具,可以幫助管理和監控社交媒體帳號,並進行與客戶的互動。 Later:這是一款社交媒體發佈工具,可以幫助安排和發佈社交媒體內容,並提供社交媒體分析和報告功能。 使用自動化工具 通過使用自動化行銷軟體來管理,追蹤和自動回應潛在和現有客戶。市面上有不少提供自動化的工具,通過自動化許多行銷活動,更有效地接觸潛在客戶,提高轉換率和客戶忠誠度。 Mailchimp:提供電子郵件自動化功能,可以設計、發送和跟蹤電子郵件。 Hootsuite:提供社交媒體自動化功能,可以預先設定發佈時間、分配任務、管理回覆和分析數據。 Hubspot:提供客戶關係管理 (CRM)、電子郵件自動化、社交媒體自動化和網站轉換優化等功能。 Marketo:提供行銷自動化解決放哪,可以實現行銷自動化、活動管理及分析報告。 總結 行銷漏斗的確就是這麼神!不妨花點時間和精力根據行銷漏斗的概念好好制定你的數位行銷策略吧! 延伸閱讀:2023 Google Ads之終極指南:全面拆解關鍵字廣告及優化技巧 如果想了解更多數位行銷知識或是最新技術,可以填寫以下表單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或是與我們的行銷顧問聯繫!
心智圖 Mind Map
12 月 28 2023
數位行銷
心智圖是什麼?行銷人激推的專案規劃神器Mind Map介紹(附5大步驟)
什麼是心智圖?為何行銷人都喜歡用心智圖協助制定策略?怎麼使用心智圖?本文將會為你詳解解答,並附上利用心智圖分析Google Ads關鍵字及SEO範例。 心智圖是什麼? 相信很多人都做筆記,像是記錄工作內容、創意靈感或規劃項目內容,在發想或整理思緒時不少會以列點式、完整句子還是線性圖整合資料,但往往日後翻閱時會進入「半睡眠」(semi-hypnotic trance)狀態,無法還原當時的想法。這個時候你就可能需要心智圖來幫你了! 心智圖(Mind-Map)就是讓你有系統性及可形象化地組織、研究及解決問題的記錄方式。 心智圖的介紹 心智圖早於1970年使由英國心理學跟腦神經科學家東尼.博贊(Tony Buzan)所提出,心智圖是由網狀結構所制作,讓你更有邏輯的發揮創意與連接想法。 大多筆記方式存在記下了但忘了或重溫時找不到重點的問題,大多依賴單一的表現形式記錄,但左右腦中兩者的工作各有不同,各自掌握文字與圖像的工作,而心智圖就是利用讓右左腦同時工作的方式來提高效能。 心智圖的核心是利用圖像、文字和顏色制成,結合左右腦發揮全腦思維,讓資料能形成更深刻的記憶。 心智圖是協助整合資料與建立深度記憶的工具,主題以放射性思考方式像心臟與血管一樣建立,把每個支點串連的策略思考工具。 心智圖的功能與作用 心智圖(Mind Map)是一種視覺化思考和組織信息的工具,擁有多種好處,行銷人往往需要抓住那瞬間的靈感融入策略中,而利用心智圖就可以讓你把那瞬間完美的記錄下來: 視覺化思維 通過以中心主題為起點,分支出各個相關的主題,能把大量信息有條理地組織起來,使人能夠一目瞭然地理解整體思維結構。 促進創造性思維 分支結構讓人更容易進行自由聯想,不需要過於嚴謹的邏輯順序,從而激發創造性思維,有助於打破傳統思考模式,啟發新的想法和解決方案。 提高信息記憶力 通過視覺化和關聯性,提高了信息的記憶效果,直觀將文字、圖片和符號結合在可加深對信息的理解和保留。 有效溝通 表達思想和計劃時心智圖能夠清晰地傳達信息,讓他人更容易理解您的概念和想法,在團隊中進行有效溝通和共享信息,節省了時間和提高了效率。 既然心智圖對於行銷人來說那麼好用,我們有應該如何製作心智圖呢? 如何製作心智圖? 步驟一:選擇工具及事前準備 選擇一個心智圖製作工具,現時心智圖製作可透過線上平台、應用程式及手繪方式。當然最簡單的手繪方式就只需要準備一張紙及三支不同顏色的筆。 步驟二:確定主題 為你的心智圖選擇一個具體的主題,把主題寫於紙張的正中央,越具體的主題能啟發更細致的後續關鍵字建立,例如把目標更為具體表達像加入時間及程度等可量化標準。 步驟三:建立關鍵字 針對中央的主題作擴散性層次思考建立主幹的相關關鍵字,關鍵字就是這次的主題,可以是概念、想法、次序等資料,以統一的規律填寫,像是上到下及左到右。 步驟四:增加枝幹 針對關鍵字建立枝幹,建立子分類、副主題、想法等次要的資訊,讓內容更為豐富。 步驟五:加入插圖 為你的主題、關鍵字及子分類加入彩色的插圖,讓你能透過圖文結合建立完整心智圖。 心智圖製作技巧 在創建心智圖時關鍵字、主幹與枝幹及色彩的使用均有小投巧,這些原則有助於提高心智圖的效果和可讀性,有助於更清晰、直觀地呈現想法和信息。 關鍵字 簡短的精準的詞語,能夠清晰地代表主題的重點 先分類,再整理資料,避免一次全寫上心智圖 從文章或資料中整合出重點 主幹與枝幹 主幹和枝幹之間有清晰的層次結構,讓觀眾能夠理解思維的邏輯關係 主幹是與中心關鍵字相連的主要思維方向,通常是整個心智圖的核心概念。 枝幹是由主幹延伸出去的次要思維,代表主題的不同層面或相關概念。 色彩 使用顏色有助於區分不同的思維分支,提高可視化效果。 每個分支可以有獨特的顏色,或者按主題分配顏色,使整個心智圖更有層次感。 色彩使用建議為三色以上,但不宜過於繁雜,以確保整體美觀和易讀性。 心智圖製作工具推薦 心智圖線上軟體推薦 Xmind 支援電腦及手機平台使用,具備中文介面、多種字體、插圖貼紙,更可把心智圖匯出 PDF存入 Evernote及列印出來。 適用平台:電腦、手機應用程式 費用:免費版、付費版 網址:Xmind GitMind 較有名並提供心智圖線上版及支援電腦手機APP,操作者有善的介面,並能看到不同項目的層級,提供有多種心智圖範本。 適用平台:電腦、手機應用程式 費用:免費版、付費版 網址:GitMind MindMeister MindMeister提供多種語言,MindMeister的優勢是團隊協作極為方便,團體可共同進行專案及任務管理,亦有歷史紀錄回溯功能。 適用平台:電腦、手機應用程式 費用:免費版、付費版 網址:MindMeister excalidraw 一個主打自由手繪的心智圖,簡單快上手並可手繪塗鴉,免註冊免下載。工具有多種語言可選擇,心智圖免費範本多更可多人協作。 適用平台:電腦線上版 費用:免費版、付費版 網址:excalidraw Coggle 可以說是最熱門的平台,簡單用Google帳號註冊即可,雖然是免費的平台但依照提供即時協同合作的功能。 適用平台:電腦線上版、手機應用程式 費用:免費版 網址:Coggle Mindly 心智圖app的選擇,可快速記錄,並提供Dropbox及iOS系統的同步 適用平台:Android、iOS、Mac電腦版 費用:免費版、付費版 網址:Mindly 心智圖範例 心智圖可以應用在不同的範疇,只要定要目標就能在心智圖中應用,像是工作規劃、文章及論文撰寫、行銷規劃、學習與個人成長等等,以下會以行銷規劃、文章撰寫及自我介紹的方式作為例子。 Google Ads 行銷規劃 - 寵物美容服務 透過心智圖找出寵物美容的關鍵字與活動構思,針對服務內容、服務的類型、銷售的產品、在地化行銷等設定廣告關鍵字。 寵物美容的包括的重點服務會是寵物洗護、寵物理毛及修剪,延伸至美容項目及更精細的服務內容,像皮膚護理、牙齒清潔服務、耳朵清潔、敏感皮膚寵物美容、寵物染色服務。 開拓寵物用品的零售項目,像寵物洗澡用品、寵物美容工具、寵物護理產品、寵物零食、寵物玩具等。 亦可以加入在地化行銷的想法,像[城市] + 寵物美容、[地區] + 寵物理毛服務、寵物美容沙龍 [城市]。 心智圖範例:seo文章規劃 - 信用卡 seo文章需要先進行關鍵字規劃,然而對於搜尋意圖不明確的關鍵字,在進行文章規劃時更要找出符合搜尋者意圖的目標關鍵字。以下是以「信用卡」這一單詞為例的心智圖規劃,可以就每適用的子項目撰寫文章: 信用卡類型及卡片特點為主題可延伸至,低利率信用卡、無年費信用卡、信用卡現金回饋的文章,針對注意信用卡資訊的讀者。 信用卡申請流程為主題,則有信用卡申請條件、信用卡審批時間、信用卡申請注意事項等針對想申請信用卡的讀者,尤其對申請難度的說明。 信用卡使用方式主題則是以信用卡小白為目標,提供信用卡使用技巧、信用卡簽帳 vs. 信用卡取現、信用卡還款方式等信用卡使用方式為主。 信用卡權益比較則是針對會注意信用卡優惠的讀者,提供信用卡福利、信用卡保險、信用卡旅遊優惠等主題 緊急情況與損失,對於不見了信用卡大部分人都會第一時間搜尋解決流程,因此可以為此撰寫信用卡遺失怎麼辦、信用卡盜刷處理、信用卡緊急封卡等處理方式 自我介紹心智圖範例 相信對不少新鮮人而言自我介紹很困難,不知道要說甚麼要怎麼介紹自己,以下是以心智圖進行自我介紹的範例,可以從中找出自己的優勢與怎麼推薦自己。 以工作面試為例,可分為以下大類: 姓名與基本信息個人背景:姓名、學歷、聯絡方式、工作經驗、專業技能。 個性特質:可與興趣及背景作結合,突出自己的優點。 工作目標和追求:工作價值觀、未來的職業發展計劃、成長規劃等。 利用以上的大類充分顯示自己的在工作上的優勢,分析自己的能力等。 總結 心智圖能夠將不同的想法、信息和概念整合在一個圖形結構中,促進思維的連貫性和完整性,不論是商業、教育、科學還是創意領域,心智圖都是一個通用的工具,幫助使用者更好地組織思緒、理清思路,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現在不妨開始使用心智圖協助您制定行銷策略吧! 延伸閱讀:《2024年最新SEO教學指南,技術、工具、步驟看這篇就夠》 《2024 Google Ads之終極指南:全面拆解關鍵字廣告及優化技巧》 《2024年IG入門秘訣:0到1的超簡單IG教學》 想知道您的網站健康程度嗎?請填寫以下表單,一分鐘立即領取網站健檢報告! 希望獲得搜尋引擎行銷的服務嗎?請立即聯繫萬智匯行銷顧問,我們將致力為您提供全面的Google Ads與SEO方案,秒速提升您的網站流量促成更多轉化!
Figma教學
10 月 30 2023
數位行銷
UI設計師都愛用的軟體Figma教學:界面、工具、方案比較和10款外掛推薦
Figma是什麼?為什麼UI設計師都愛用它?本文將會告訴你設計師對figma欲罷不能的原因以及Figma入門所需:界面操作、常用工具、收費方案比較、超強外掛推薦,絕對不能錯過的Figma教學! Figma是什麼? 最夯的UIUX設計軟體 Figma是現時在UI UX最受設計師歡迎的設計工具。不過由於它暫時沒有提供中文辦版本,所以在台灣使用Figma的人數暫時還不多。不過根據一項國外平台2022年度的UI設計工具調查報告,Figma已經超越了Sketch成為業界的第一名。 根據維基百科Figma是一個向量圖形編輯器和原型設計工具,主要用於網頁進行工作,通過macOS或Windows的桌面應用程式可啟用離線編輯功能。 我們來看看在Youtube Figma的自我介紹:  其實Figma早在2016年已經發佈,為什麼最近越來越夯呢?連美國軟體公司Adobe也在2022年以200億美元收購Figma? 設計師都愛用的原因 即時同步協作功能 對於設計師而言,這個功能簡直是從無限溝通無限修改的輪迴中解救了他們。設計師們可以通過這個功能與團隊成員進行溝通,對作品的反饋 ,節省了溝通成本,從此很少再出現版本1.0,版本1.1,版本1.2,版本1.3,版本2.0......等尷尬的局面。 Figma以網頁版為主,從設計到規格交付這個流程都可以直接在同一個工具內處理,不用在不同的工具中切換最後迷失自我,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雲端技術的應用也能保證在何時何地都能處理到檔案,亦能夠以連結的方式分享。 對比其他的工具如Sketch與Adobe XD,Figma除了是介面設計軟體,也是一款設計協作軟體。 界面操作友善 既然是專業的UI設計軟體,Figma在操作界面上也是花盡了心思。Figma心知對象是設計師,所以在設計上會以方便設計師使用為出發點,本身是UIUX做到極致的成功案例。 快速檢視效果 要讓使用者有良好體驗,設計師需要真實地檢視效果。而Figma內建的動態轉場功能就可以允許設計師實時地檢視所做的設計是否有達到讓使用者有良好體驗的效果,這樣才能讓每次檢視中修改,提升使用者最終的體驗感受。 Figma收費方案 Figma有提供免費版本和3個付費版本,不過暫時Figma並未推出中文版本,暫時只有英文、日本及法語。大家可以先到免費版本使用了解其基本功能。詳情可以到Figma官網了解方案。 免費版 轉用設計軟體,最讓人糾結的是需要重新適應,即是知道它的功能多麼好。Figma有提供免費版本,對於新手來說功能已經足夠,而且好處是終身免費的,包括: 有3Figma設計檔案和3個FigJam線上白板使用權 無限的個人文件 無限的雲端容量 無限的合作者 外掛及範本 Figma APP 不過免費還是存在限制,例如只提供30天的版本歷史記錄、無原型共享權限、無語音對話功能等等。 Figma的付費版本提供3種收費方案,年繳的話會有優惠: 專業版12美元/月 除了免費版的功能,主要是: 無限的項目 無限版本歷史記錄 無限編輯者 設計系統:4個模式選擇 可設定變數、條件邏輯、多個動作等 允許設定私人項目等。 組織版45美元/月 組織版相對於專業版主要新增了以下功能: 在組織範圍內的設計系統 字體共享 設計系統分析 私人外掛及Widgets 以及在管理和安全性上更為完善 企業版75美元/月 企業版是最高的版本,新增的功能包括: 可分享工作平台給外部客戶,讓客戶了解進度(Custom Workspaces) 設計系統:多達40個模式選擇 按工作區劃分預設圖庫 REST API可變 以及更多高級系統控制及隱私設置。 教育版 Figma與Canva相似,亦有提供教育版,功能與專業版相似,不過只提供給學生及教育者使用。不過在需要先經過Figma的驗證通過,才能使用教育版。申請資格包括:有兩大類: 教師及13歲以上學生,可以通過註冊申請; 13歲以下的學生則通過學校與Figma聯繫並申請。 Figma功能 Figma Plugin Figma的設計更從設計師出發,所以在界面的設計時會捨棄一些複雜的功能。如果在使用時需要其他額外的功能,就可以通過外掛Pludig來補充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人氣高的外掛推薦: Autoflow 這個絕對不能少,因為這個外僱可以讓你輕鬆設計界面流程,重點是它可以節省你很多的時間,因為你只需要使用這個外掛,按著Shift,然後選取兩個畫框就能完成流程線,會在元素間自動生成箭頭。免費版可以提供一個檔案建立50條流程線,真心推薦! 推薦指數:★★★★★ WebGradients 如果對於配色沒有概念,安裝這個外掛就最好了,因為連Disney、Apple都是使用WebGradients進行配色。你可通過更改預設的平行線性漸層來更改模式或是自由調整角度。 推薦指數:★★★☆☆ Phsphor Icons 這是有知名的Icons網站Lconduck推出的Icons外掛,提供超過30萬中Icons可供免費下載。而且不少Icons還能提供個性化的修改如改變顏色、更改線條粗細等等。 推薦指數:★★★☆☆ Blobs 如果要設計不規則的SVG圓形,建議你使用這款。因為有超過40萬人都在使用,操作簡單,因為它只有Complexity(邊角曲線)與Uniqueness(形狀)兩個選項去調整,就算不熟悉鋼筆工具設計曲線也能輕鬆完成! 推薦指數:★★★☆☆ Icons8 Background Remover 怎麼可能少了去背的工具,這是由Icons8推出的AI去背外掛。選擇Remove Background一鍵去背,輕鬆,效果還很讚! 推薦指數:★★★★★ Mockup 平面圖轉為3D圖,效率再提升。選擇你喜歡的模板,透過這款AI就能完成一個精美的3D設計。任何圖形甚至文字都可以,不過有些模板是需要付費的。 推薦指數:★★★☆☆ html.to.design 可以直接講HTML網站直接轉入Figma設計,你只需要複製網站的連結,就能快速生成與這個網站一模一的設計,而且並會在Figma左上方的列表中看到網站的各個元素的圖層,這個時候就就可以針對每個圖層等元素進行設計。不過每次只能轉一個網址,不然付費升級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推薦指數:★★★★☆ Figma to HTML 如果要輸出HTML語法的話,安裝這個外掛就能自動生成HTML代碼了。 推薦指數:★★★★☆ Google Sheets Sync 當有大量的文案需要對應設計稿時,這個外僱就能直接同步Google表單中的資料。表格文字直接置換成文案的同步神奇! 推薦指數:★★★☆☆ HyperCrop Batch Image Resizer 批量處理是提升效率的方法,而這個外掛就可以協助批量裁剪圖片或是調整尺寸,當然你要單個剪裁肯定沒有問題。它還可以使用自動辨識檢測,現在你終於知道隔壁組的設計師為什麼那麼快完成?安裝了它你也可以! 推薦指數:★★★☆☆ Figma模板 與Cavna一樣,如果毫無靈感頭緒,不妨可以參考模板。Figma本身在Community中有提供很多官方資源分享,不妨可以多加利用來激發設計靈感。另外上文提供的外掛Mockup也能提供很多不錯的模板。 Figma 教學(入門版) 註冊Figma 要使用Figma第一步當然要先註冊,可以按這裡進入Figma的官網,然後按Get Start便可透過Google 賬戶或是指定的電郵來輕鬆註冊了。 創建設計檔案 我們就會進入Figma的界面,按右上角的+Design file就可以創建一個新的檔案。 界面介紹 Figma界面很簡單,編輯器有三大的板塊,分別是左邊圖層Layers Panel;中間的畫布Canvas以及右邊的屬性(Properties Panel)。 圖層,與Photoshop的原理一樣,即是用階層列表的方式來顯示所有的物件類型與名稱,我們就可以通過圖層來知道物件至今的關係以及選擇對制定圖層的物件進行編輯。 畫布,即是我們創作的地方,最主要的設計區域。 屬性,這個我們就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屬性設計,例如顏色的設置、陰影效果、文字大小、字體、排版等等。 設計流程 我們在使用Figma之前需要先了解它的原理,才能知道每個步驟中有哪些工具我們是需要掌握的,基本上會經歷這三個步驟: 線框圖(Wireframe) 這可以理解為設計的初稿,可以指包含線條或是方塊,需要的是專注在佈局、功能和操作上。Wireframe都是靜態的,不會動也不能操作的。作用是確定最終產品的需求來安排功能。這個將會是之後步驟的導向,所以這個步驟請聚焦在功能區的規劃。在這個步驟中,最常用的工具包括: Frame(框架):創建框架是畫面設計的第一步,系統有提供一列預設的框架尺寸適合各種裝置,如Iphone、Anroid、電腦、智能手錶等。當然,你也可以自訂尺寸。 Constraints(約束條件):用於設定元素在不同框架大小下的自動調整方式,確保佈局的彈性。 Components(組件):通過設定組件可以在Wireframe中多次重複使用,以提高設計的一致性。 視覺稿(Mockup) 當確定好框線圖後,UI設計師就會在這個步驟進行視覺化的設計,即是例如加上顏色、動畫、版面排至等,來增加使用者最後的體驗效果。這個時候還沒有串接後台資料,所以也它是靜態的,不會動也不能操作。常用的元件工具包括: Icon(圖標):豐富畫面的設計,增強使用者的體驗。 Auto Layout(自動佈局):這個可以確保元素在不同尺寸上的排列方式。 原型(Prototype) 這是最後一個步驟,在Prototype是會動的也可以直接操作的。雖然還沒有發佈上線,但由於已經能操作,設計師就能真實的知道效果。常用的元件工具包括: Connections(連接):連接不通框架之間的轉換和互動工具。 Interaction Settings(互動設定):在特定時間發生時之要執行的動作。 Present(預覽):用於檢視整體互動設定的效果。 Shareing(分享):通過連結的形式把原形讓團隊成員或使用者直接在瀏覽器上執行。 Version History(歷史記錄):這個功能絕對讓設計師們有共鳴,因為客戶選擇的並非是最後一個版本。系統會自動記錄和儲存,這樣就不怕善變的客戶改變主意挑選其他版本了。 輸出 Figma的檔案輸出類型可以有PNF、SVG、JPG及PNG格式。如果網頁設計的步驟還需要經過工程師的協助,則可能有需要以HTML語法或是網頁的形式輸出,這個時候就可以安裝我們在上文介紹的Figma to HTML外掛協助了。 總結 同步協作軟體可以讓團隊的溝通效率更高,不妨現在就開始使用Figma,感受當中的威力吧!如果企業有不同的項目,亦可參考Monday.com這款CRM同步協作軟體,亦可提升各部門之間的溝通效率! 延伸閱讀: 《2024年行銷人必備行銷軟體名單,超過70款實用數位行銷工具推薦(附使用心得)》 《2024年最新SEO教學指南,技術、工具、步驟看這篇就夠》 《2024 Google Ads之終極指南:全面拆解關鍵字廣告及優化技巧》 《2024年IG入門秘訣:0到1的超簡單IG教學》 想知道您的網站健康程度嗎?請填寫以下表單,一分鐘立即領取網站健檢報告! 希望獲得搜尋引擎行銷的服務嗎?請立即聯繫萬智匯行銷顧問,我們將致力為您提供全面的Google Ads與SEO方案,秒速提升您的網站流量促成更多轉化!  
口碑行銷-netflix
2 月 16 2023
數位行銷
口碑行銷是什麼?7大步驟複製口碑行銷的領先者Netflix推廣之術
摘要:Netflix的口碑行銷策略非常成功,不但創造了不少影視作品傳奇,同時亦令付費觀看的人數不算上升。他們使用了許多不同的方法來獲得用戶的關注和口碑,創造口耳相傳的效果,給潛在客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將會探討最佳口碑行銷案例Netfilx如何運用口碑行銷推廣品牌,並總結7大口碑行銷的步驟,為企業制定數位行銷策略提供更多啟示。 從Netflix看口碑行銷 你最近看了《魷魚遊戲》、《Wednesday》、《后翼棄兵》了嗎?Netflix推出了不少經典的影集,一次又一次地製造了熱潮。隨著影集的討論度越來越高,使用Netflix的人數也快速增加。 究竟Netflix是如何做到的? 答案就是口碑行銷Word of Mouth Marketing。 口碑行銷的定義 在介紹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口碑定義,口碑指的是使用者、消費者等對於產品、品牌、企業等的評價和推薦。 口碑行銷是指通過個人間的推薦和言語傳播來提高產品、服務或品牌的知名度。這種行銷方式不需要通過正式的廣告活動,而是通過消費者之間的口耳相傳、滿意度和信任來實現行銷效果。 Netflix就是口碑行銷的領先者,通過不斷提供優質的影片內容以及各類方便消費者操作設定尤其以影片推薦最為多人讚頌,使其用戶通過口碑推薦這一渠道向周邊的人推薦Netflix的服務。除了服務上的推薦,Netflix亦在社群媒體上的鼓勵用戶分享和評論,進一步提高它的知名度和擴展它的影響力。 口碑行銷的重要性 口碑行銷是一種有效的、低成本的行銷策略,對於提高品牌形象、品牌忠誠度、客戶信任感、銷售額以及提高品牌知名度都有很大的貢獻。 成本低效益高 口碑行銷是通過利用現有客戶和潛在客戶之間的關係,向他們推薦產品或服務,以擴大業務範圍的一種市場推廣技巧。它的成本低效益高的原因在於: 零宣傳費用:通過客戶之間的口耳相傳和自然傳播來完成的,因此不需要花費巨額的宣傳費用。點擊SEO了解另外一種免費行銷方式。 更高的信任度:客戶往往更相信來自朋友、家人或其他信任的消息源的產品推薦,因此口碑行銷的效果比其他形式的宣傳更強。 更強的參與度:口碑行銷鼓勵客戶參與和分享,因此能夠激發客戶的興趣和參與度。 更容易擴大業務:通過口碑行銷推廣,可以有效地擴大客戶群體,以實現更多的銷售和商機。 更低的失敗率:口碑行銷的失敗率較低,因為它是通過客戶间的溝通和互相影響來達成的,而不是通過枯燥乏味的宣傳活動來達成的。 提高銷售業績 口碑行銷通過利用現有客戶的滿意程度和推薦給他人來提高銷售額。當客戶對一個產品或服務非常滿意時並願意推薦身邊的親朋好友時,他們就等於變成了產品的宣傳大使,這樣是指數級的效果,所帶來的宣傳效果是不容忽視的。另外一點因為客戶通常更信任他人的推薦和經驗,而不是廣告。因此,通過促進客戶對產品和服務的推薦,口碑行銷有助於提高銷售額。 提高品牌知名度及客戶忠誠度 口碑行銷是通過經過訓練的忠誠的客戶或者用戶轉發和分享有關品牌的信息,以提高品牌印象和客戶忠誠度。這些談論者通過與朋友、家人和同事進行口頭溝通或通過社交媒體和其他數字工具進行分享,傳播關於商品正面評價。這些談論會引導新的潛在客戶對品牌产生興趣,並增加客戶對品牌信任。而當客戶對品牌有足夠的信任時,他們將更有可能成為忠誠的客戶,並在未來進行購買。因此,通過口碑行銷,品牌可以提高知名度,增加客戶忠誠度,並通過忠誠的客戶引導銷售額的增加。 Netflix口碑行銷的關鍵要素:5T 要進行制定口碑行銷策略,就需要知道口碑行銷的5個關鍵要素,它們分別是談論者( Talkers)、話題(Topics)、工具(Tools)、參與(Taking Part)以及追蹤(Tracking),簡稱為口碑行銷5T。 談論者( Talkers) 這是口碑行銷的關鍵因素之一,代表著那些有影響力的個人或團體,這些可以消費者、媒體或是部落格主,通過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觀點,來影響他人對產品或服務的看法。在Netflix的案例中,他們的忠實用戶就是談論者,他們可以分享他們喜愛的Netflix影集,創造有關影集的話題,並對其他們的周遭親友進行推薦,除此之外還有影評人、娛樂記者、KOL等,這些亦協助增加了影集的討論熱度。 話題(Topics) 口碑行銷的目標是引起人們對某個話題的關注,使之成為熱門話題,因此話題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Netflix通過建立他們劇集的話題性,使其他人更加容易在社交媒體上討論他們的劇集。例如紅遍全球的《魷魚遊戲》就瞬間讓全球陷入討論的熱度中。另外,推出令人期待的影片預告片、與著名演員合作或舉辦粉絲和觀眾的對話活動,也是一個容易引起討論聲量的話題。 工具(Tools) 口碑行銷需要使用適當的工具和管道,例如社群媒體、博客、論壇網站等來傳播消息,並引起公眾的興趣。Netflix就擅長通過社群媒體作為他們的口碑行銷工具,將他們的劇集呈現給更多的觀眾。 參與(Taking Part) 為了讓口碑行銷成功,企業需要參與討論,以增加自己的影響力,並與消費者建立聯繫。Netflix不斷鼓勵觀眾和粉絲參與,例如組織觀眾評論比賽、舉辦粉絲活動、或發放獨家內容,以此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追蹤(Tracking) 在口碑行銷中,對效果的追蹤和評估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能夠説明企業瞭解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的看法,並且改進自己的策略。另外,口碑行銷的特點是消息口耳相傳,速度很快,若是正面印象自然是好結果,但如是負面印象,擴散的速度亦會很快。因此密切追蹤是確保正面消息傳播的重點,亦是能夠即時發現負評及盡可能阻滯其傳播的方法。 常見的口碑行銷類型 KOL(Key Opinion Leader) 通過網絡知名人士、影響力者或博主進行推廣,以提高產品或品牌的知名度。Netflix 在過去曾與KOL合作來提高品牌知名度。例如,在推出某部新劇時,Netflix 與一些有影響力的網紅合作,讓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關於該劇的預告片或實景照片,以此來吸引更多的觀眾關注和興趣。這些網紅的粉絲數量很多,他們的貼文和推薦會吸引到更多的潛在觀眾,幫助 Netflix 在社交媒體上快速擴大影響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客戶忠誠度。 業配 產品或品牌通過與其他相關產品或品牌合作,進行推廣和宣傳。Netflix 亦有使用業配進行行銷。Netflix 曾與多家公司合作,將其原創影集和節目植入其他品牌的產品或服務中,以此提高該劇集或節目的曝光率。例如Netflix 與 Coca-Cola 合作,將《約會大作戰》植入 Coca-Cola 的廣告中,以此提高這部劇集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客戶口碑 通過收集和展示客戶的真實評價和意見,提高產品或品牌的認知。這種方式通常會用社群平台作為互動的地方,例如在Facebook或Instagram進行影集或節目的護體討論,從中提升熱度。Netflix鼓勵客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他們的意見和心得,以促進品牌和特定影片的宣傳。通過社群口碑、論壇口碑,Netflix可以擴大其影響力,吸引潛在的新客戶並增強與現有客戶的關係。讓客戶成為Netflix的宣傳大使,是Netflix最聰明的地方。 內部员工推销 通過內部员工對產品或品牌的推销,提高產品或品牌的知名度。內部員工的宣傳力量亦不容忽視,因為他們是最真實、最直觀的,見證著產品的誕生的全過程,由他們向周邊親人介紹,更有說服力。 7大步驟複製Netflix口碑行銷策略 Netflix一直以來以其創新的影視內容和引人入勝的推廣方式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在過去的幾年裡,Netflix已經成功地通過口碑行銷推廣了許多熱門影視作品,從而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以及在同業中的競爭力。以下是從Netflix成功的口碑行銷手法中總結的7大步驟,企業在制定行銷活動時亦不妨參考: 定義目標 明確希望通過口碑行銷目的。 以Netflix為例目標可以為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訂閱人數,推廣特定影片或節目等等。在明確定義目標的基礎上,Netflix會進一步確定其口碑行銷策略,並決定針對目標受眾進行行銷活動。如目標是提高品牌知名度,Netflix會通過與知名影評人和娛樂博主合作,利用他們的社群平台向更多人介紹Netflix的影片和節目;如目標是增加訂閱人數,Netflix可以通過舉辦免費試看活動,向潛在訂閱者提供免費訂閱的機會,從而吸引他們成為Netflix的忠實用戶。 瞭解目標客戶 以便更好地定位他們的需求和喜好。 Netflix通過分析客戶的觀看記錄和偏好來瞭解客戶的需求,並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相應的內容和推薦。互動亦是了解客戶喜好的好方法,以了解客戶對其服務的看法和需求,從而改進其產品和服務。 選擇合適的口碑行銷類型 選擇合適的口碑行銷類型,需要考慮到整個市場的特點以及公司的目標。不妨可以參考下面選擇原則,這也是Netflix最常選用的類型: KOL:對於具有高影響力的客群特別有效。如果目標是影響網民的購買決策,並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那麼與合適的 KOL 合作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業配:業配通常比較適合對 B2B 行業的產品和服務。與其他公司合作,在他們的產品或服務中植入你的產品,可以大大提高產品的知名度。 客戶口碑:客戶口碑是一種有效的口碑行銷類型,尤其是當客戶對產品和服務非常滿意時,獲得客戶的讚譽可以增加信譽,吸引更多的客戶。 選擇適合的平台 常見的口碑行銷操作平台社群媒體如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部落格,影音分享網站(如YouTube),社交網絡(如Line),社區論壇,評論網站,網上論壇等。每個平台都有不同的特點,因此選擇合適的平台來進行口碑行銷是很重要的。點解社群了解更多。 創建吸引人的內容 創造吸引人的內容,不限形式,可以使用心得文章、論壇推薦文、影片、圖片等等,只要能提高討論度的內容、形式都可以嘗試。點擊文案內容了解更多。 Netflix在社交媒體上經常發布各種新聞和數據,包括一些有趣的內容和引人注目的互動。例如,在《玩命關頭:特別行動》上映期間,他們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則內容為「如果你想在24小時內完成《玩命關頭》系列的電影,你需要花費幾個小時?」這條推文引起了廣泛關注,成功地帶來了討論聲量。 密切監測並評估效果 口碑行銷其中一個要素是追蹤,因為使用者對產品評論並非全都是正面,保證負面評論不被傳播或是降低其傳播速度和廣度是十分有必要的。追蹤口碑行銷的效果,並通過社交媒體分析等工具評估是否達到預期效果。評估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可以幫助企業了解其行銷活動的實際效果,並作出相應的調整和優化。 持續改進 根據效果評估的結果,不断改進口碑行銷策略,以獲得更佳的效果。 總結 不論好的商品或是服務,都需要行銷去讓更多人知道。口碑行銷就絕對適合提供好的商品和服務的你。不妨參考Netflix的推廣之術,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品牌吧!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數位行銷的資訊,看看數位科技如何提升你的銷售業績,不妨填寫以下表單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或是與我們的行銷顧問聯繫吧!
再行銷 google動態再行銷 FACEBOOK DPA
2 月 07 2023
數位行銷
潛在客戶轉化為完美交易的秘密武器:再行銷!6個再行銷廣告提高轉換率的步驟
摘要:行銷學專家Dr Jeffrey Lant的7次法則中這樣描述客戶在決策前需要接收到七次有關某一產品或服務的信息,才能夠成功地從潛在客戶轉化為成交客戶。因此要提高潛在客戶的轉化率,秘密就在於如何讓產品增加在客戶前的曝光。再行銷就是應用這個法則去提高潛在客戶的轉換率,本文將會介紹再行銷的定義、原理及6個提高再行銷廣告成效的步驟。 探究再行銷 什麼是再行銷 再行銷(Remarketing/Retargeting)是一種在用戶流覽網站但未完成購買的情況下,通過在其他網站上投放相關廣告來吸引用戶回到網站並完成購買的行銷方式。 舉例來說,當一個客戶在潮流服飾購物網站上查看了一款洋裝,有可能是放在購物車或是其他原因離開頁面沒有完成購買的動作,然後客戶在其他網站上仍然可能看到該洋裝的廣告。再行銷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再次吸引客戶回到網站,並最終完成交易。 再行銷可以在不同的管道例如Google或Facebook上進行。通過利用網站訪問資料,可以定位流覽過網站的用戶並向他們投放與他們感興趣的產品或服務相關的廣告。 運作原理 再行銷的運作原理涉及行銷漏斗及消費者的購物流程,它是一種利用行銷漏斗(Marketing Funnel)來吸引、保留和提高顧客回饋率的策略。 行銷漏斗是一個表示消費者從對產品了解到最終購買的過程的模型。通常它由以下幾個階段組成: 發現階段:可以通過關注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廣告,以提高潛在客戶對公司和產品的認知。 感興趣階段:可以通過向潛在客戶發送關於產品的資訊,例如產品折扣和附帶贈品,來引起他們的興趣。 考慮階段:可以通過向潛在客戶發送詳細的產品資訊,例如產品特點和使用方法,以幫助他們作出明智的決策。 行動階段:可以通過向潛在客戶發送鼓勵他們購買產品的訊息,例如產品限時促銷和快速交貨,以促使他們最終購買產品。 如何把潛在客戶轉化為交易 再行銷通過將潛在客戶從購買過程的不同階段引導到交易階段,從而提高轉化率。不同階段可以結合不同的再行銷類型進行: 電子郵件再行銷:企業可以向潛在客戶發送電子郵件,介紹相關並鼓勵他們完成下一步。 社交媒體再行銷:企業可以在社交媒體上與潛在客戶進行互動,以引導他們完成下一步。 廣告再行銷:企業可以在網上廣告平台上投放廣告,以吸引潛在客戶並鼓勵他們完成下一步。 我們以一個具體的例子會更好地理解如何把潛在客戶轉化為交易: 假設一家銷售運動裝備的公司,網站上有數以千計的潛在客戶。公司可以使用電郵再行銷,向這些潛在客戶發送具有吸引力的電郵廣告,內容包括新產品、特別優惠等,又或者使用FB DPA(廣告再行銷的一種),在社群媒體上展示商品圖片來吸引客戶。 如果潛在客戶對商品有興趣,他們就可以點擊電郵中的連結或廣告,前往網站,了解更多信息。如果他們還是有興趣,他們可以選擇購買商品。這就是如何把潛在客戶轉化為交易的過程。 提高再行銷轉化率的6大步驟 再行銷可以鎖定猶疑不決的客戶,根據他們在網站上的瀏覽體驗,量身打造相關的廣告和優惠,吸引他們回訪,創造完成交易的另一次機會。所以,當中【客戶】、【量身打造】就是再行銷的重點,要提高再行銷的轉化率不妨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收集有效客戶的名單 再行銷步驟中,收集有效客戶名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通常要有效收集客戶名單,多數方法是先提供優質的內容吸引訪客註冊、訂閱、登記等動作,這就是再行銷名單。根據不同的工具收集客戶名單的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透過網站註冊:讓網站訪客在網站註冊時填寫自己的基本資訊,例如姓名、電子郵件地址等。 透過行銷自動化工具:使用行銷自動化工具來收集客戶的基本資訊。 透過社群媒體:在社群媒體上舉辦活動或廣告,讓客戶在參與活動或填寫表單時提供自己的基本資訊。點擊了解更多關於社群行銷。 透過活動參與:這屬於線下的方式,例如舉辦活動或講座等活動,讓客戶參與活動時提供自己的基本資訊。 以知名企業Amazon為例,他們透過讓客戶在網站註冊時提供自己的基本資訊,以及在客戶在網站上購買商品時,收集客戶的名單,作為他們的有效客戶名單。 分析客戶類型設立客戶組別 分析客戶類型設立客戶組別是再行銷步驟第二個關鍵的步驟。在這個步驟中可以根據客戶的資料和行為對再行銷名單進行分類,以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喜好,並根據此信息設立客戶組別。只有根據客戶的特性進行分類,才能為下一步為客戶量身打造相關廣告及優惠。例如Amazon,他們根據客戶的購買記錄和瀏覽歷史等資料將客戶分為不同的客戶組,並根據這些組別向他們推薦相關商品。這可以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購買率,從而提高再行銷的轉化率。 選擇適合的再行銷廣告類型 再行銷的種類有很多種,比較常用的方式有Google動態再行銷廣告、FB DPA動態產品廣告及電郵行銷等。選擇適合的再行銷廣告類型是指在設計再行銷活動時,根據目標客戶組別和目標,選擇合適的再行銷廣告類型。每一種類型均有自己的特色及適用情況,在選擇時不妨多了解目標對象及業務類型的特性,綜合運用不同的再行銷廣告以提升成交率。點擊了解更多關於廣告投放。 根據組別制定廣告內容及廣告組合 有了客群組別的分類,就能根據他們的需求和偏好量身打造廣告和優惠了,精確地投遞有效的廣告內容。以Nike為例,它們根據不同的客戶群體:運動員、運動粉絲和普通消費者,制定不同的廣告內容,如運動員可能需要功能性更佳的商品,普通消費者可能喜歡款式比較多,定制廣告內容以提高廣告成效。 進行廣告投放並進行測試 當上述準備完成後,接下來就是進行再行銷的廣告部分了。這個步驟的目的是讓再行銷廣告真正地投放給目標客戶,並通過測試來不斷改進廣告的效果,提高轉化率。在設定廣告時,需要注意設定廣告投放時間、地區、人群定向等,以確保廣告投放給正確的客群;觀察廣告投放的效果,包括點擊率、轉化率等,並進行測試以不斷改進廣告效果。 追蹤客戶行為適時調整廣告 追蹤和分析是每個行銷策略必不可少的步驟,目的是通過不斷分析客戶的活動數據,以確保再行銷活動的效果。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需要追蹤客戶的哪些行為,例如是否訂購,是否回頭客,是否回應廣告等等。通過這些數據,企業可以決定是否需要調整廣告的內容,頻率或投放的渠道。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企業發現客戶對某種廣告的反饋較低,他們可能會決定改變這個廣告的內容或在更晚的時間進行投放。反之,如果客戶對某種廣告的反饋較高,他們可能會決定增加這種廣告的頻率或在更多的渠道上進行投放。Netflix在再行銷中均會運用這樣的方法來提高再行銷的轉換率。 兩大常用再行銷廣告 Google動態再行銷廣告 Google 動態再行銷廣告是 Google Ads 平台的一種再行銷廣告類型,旨在通過精確的定位與高效的廣告效果,幫助企業向其有意的客戶銷售其產品。再行銷廣告活動加入動態廣告後,再行銷的成效最佳。透過使用動態再行銷,可推出貼近購物者需求的自訂廣告,提醒曾在網站上看過或買過的商品,並推薦可能會喜歡的其他商品。 它的適用範圍很廣,可以向已訪問網站或瀏覽產品的使用者廣告投放,亦可以通過使用自定義清單或像 YouTube 和 Gmail 的去到向適合產品或服務的客戶進行廣告投放。 使用的方法總結如下: 創建 Google Merchant Center 帳戶,將產品資料匯入 Google Merchant Center,以便進行動態再行銷廣告的投放。 設定 Google Ads 廣告帳戶,以進行廣告投放。 連接 Google Merchant Center 和 Google Ads 帳戶。 創建廣告:在Google Ads 創建一個新的廣告,並點選「動態再行銷廣告」類型,並上傳再行銷名單或使用類似目標對象。 設定廣告:包括選擇廣告目標、廣告價格、選擇廣告投放地區等。 FB DPA動態產品廣告 Facebook DPA (Dynamic Product Ad) 動態產品廣告是 Facebook 廣告平台中的一種營銷工具,可以讓廣告主通過展示產品圖片和詳細信息來吸引客戶並提高轉換率。這種廣告適用於向客戶銷售特定商品的企業,如電商平台、實體商店、制造商等。 設定 Facebook DPA 動態產品廣告的注意事項包括: 建立產品及其類別的完整清單,以便在廣告中提供更多的商品信息。 使用高質量的圖片,以吸引客戶的注意力。 適當地選擇廣告目標,確保廣告向適當的客戶發送。 設定合理的廣告預算和投放時間,以獲得最佳效果。 總結 現在你已經了解了再行銷的重要性,讓我們一起進一步探索數位行銷的無限可能性。如果你想瞭解更多,不妨填寫表單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或者直接與我們的行銷顧問聯繫。讓我們一起把您的業務推向新的高峰!
整合行銷是什麼
7 月 23 2025
數位行銷
整合行銷是什麼?7大網路行銷方式及整合行銷案例分享,附整合行銷公司推薦
整合行銷是什麼?有哪些廣告行銷通路?如何整合及制定宣傳策略?本文為你整理整合行銷懶人包,策略、技巧、重點、成功案列讓你更好理解,並能夠提供最佳整合行銷公司推薦。 整合行銷是什麼? 你是不是經常在Facebook看到一個產品的廣告,隔天在 Google 搜尋時又看到它的網站介紹,過幾天打開 YouTube 又出現它的影片推薦。最後你也購買了這款產品的經歷? 對,這就是整合行銷。 整合行銷 Integrated Marketing 整合行銷 Integrated Marketing(又稱整合行銷傳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IMC)即是整合各種行銷方式和策略,透過不同傳播工具的組合來創造出最大的宣傳效果。 你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品牌同時透過廣告、社群、網站、SEO、EDM 等多個管道來傳遞資訊。這些內容雖然在不同平台上呈現的方式不同,但背後要傳達的核心理念是一樣的,讓顧客不管在哪裡看到,都能感覺這是「同一個品牌在說話」。 整合行銷的重點不是通路越多越好,而是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用一致的訊息打中對的人。 這樣做的好處是品牌形象會更清晰、顧客的信任感更高,自然也就更容易做出購買決定。 整合行銷 VS 傳統行銷有什麼不同? 傳統行銷大多是單一方式的操作,例如只靠電視廣告、報紙廣告、傳單或單純辦一場促銷活動。每個行銷手法各自執行,沒有明確關聯,訊息也可能前後不一致。就算到了現在的網路行銷,也有不少的企業就只用單一的關鍵字廣告或Facebook廣告打天下。 整合行銷則是將所有行銷方式整合起來,從線上到線下、從廣告到社群、從網站到EDM,都有一致的品牌訊息與規劃。讓顧客在不同管道看到你時,都能辨識出品牌的風格與價值主張。 傳統行銷是各做各的;整合行銷是「一起做」而且「說同一件事」。這樣不只能強化顧客的記憶點,也能提高整體的行銷成效與轉換率。 整合行銷為什麼那麼重要? 搜尋習慣改變及AI時代 數位行銷主導的今天,消費者不會只看一個管道就做決定。 例如他們可能在看商品前,先Google查評價、問ChatGPT比較品牌,甚至打開比價網或是社群再看一次其他人的使用經驗。這個過程經歷了Google、AI搜尋工具、網頁甚至是社群,AI和搜尋工具改變了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也拉長了購買前的決策過程。這代表單一行銷方式很難影響顧客做出選擇。 品牌需要在多個接觸點留下印象,才能真正進入消費者的決策流程。 多途徑、多方位佈局 不同的人習慣使用的平台也不一樣。有些人每天滑IG,有些人只看LINE或YouTube,也有人還是習慣Google關鍵字搜尋。這意味著行銷不能只選一個通路,而是要根據受眾的習慣,同時佈局多個接觸點。 整合行銷策略是讓各種方式互相配合,彼此不會互相衝突,減少重複浪費資源。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曝光效率與品牌觸及率。 看得多、記得住、願意買 重點不只是曝光,而是讓顧客「記得住你是誰」,並對你的產品產生信任感。當品牌的訊息和形象在不同平台上都一致,顧客會更快建立認同,也更有可能回來找你。 從接觸、認識,到購買,整合行銷能陪顧客走完整個旅程。 整合行銷會用到哪些方式? 7大通路介紹 廣告投放:快速曝光 無論是 Google 關鍵字廣告、YouTube、Facebook 還是 Instagram 廣告,都是目前最常見的付費廣告。 廣告投放的好處能帶來快速流量,幫助品牌打開第一波能見度。 SEO優化:讓顧問主動找你 透過搜尋引擎優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讓你的網站在Google上更容易被找到。和廣告不同,SEO帶來的是主動搜尋的流量,能吸引已經有需求的潛在顧客。 另外現在AI搜尋工具的應用,能夠進入AI的推薦也是提升品牌曝光的方式之一,而這種GEO生成式搜尋引擎優化亦是 SEO 的策略之一。 社群經營:與客戶變得熟絡 經營Facebook、Instagram、LINE或小紅書等社群媒體,不只是發文,更重要的是和粉絲建立長久的關係,提升忠誠度。 社群經營能提升品牌黏著度,也有助於轉介紹與二次行銷。 品牌行銷:打造好印象 從Logo設計、色彩、語氣風格,到整體視覺呈現,都是品牌行銷的一部分。品牌形象一致,顧客才容易記得,也比較願意分享或認同你的價值。 而品牌行銷也不止於上述靜態的元素,現在更融了各個渠道平台的佈局,如YouTube品牌影片、IG Reels及Shorts等短影音、SEO文章佈局、品牌付費廣告等,更多元更立體。 網站設計:讓人找得到、看得懂 網站不只是門面,更是資訊的整合中心。 清楚的架構、好懂的內容、行動裝置友善,會大大提升顧客的停留率與詢問率。 公關活動:創造話題 公關活動可以是新品發表、合作聯名、媒體曝光或口碑行銷。這類活動通常能放大社群討論度,增加顧客對品牌的認知與信任。 EDM / LINE: 提醒老客戶你還在 對舊客戶來說,定期收到Email或LINE訊息,是一種提醒與關心。這也是很多品牌回購率與終身價值(LTV)提升的重要工具。 整合行銷怎麼做?5個步驟教你從0開始 行銷方式有很多,但整合行銷不是把所有方法一次做齊,而是找到適合你品牌的通路,在對的時間出現在對的地方,才有可能命中顧客的需求。  STEP 1:先想清楚你的目標對象 你要吸引誰?是第一次接觸的陌生人,還是曾經買過的回頭客? 明確定義受眾,才能知道這些客戶多數會使用什麼的平台,從而決定了你的廣告、訊息要出現在哪些平台上,以及要說什麼內容。  STEP 2:制定你專屬的行銷漏斗 從品牌曝光、建立信任,到引導購買,每個階段都需要不同的內容與通路搭配,這就是所謂的行銷漏斗。 第一階段:讓更多人認識你(曝光) 可搭配廣告投放、社群貼文、網站SEO,讓品牌有機會出現在潛在客戶面前。 第二階段:讓人開始對你感興趣(建立信任) 可以透過社群經營、品牌行銷、活動參與或公關合作,讓顧客更了解你,留下好印象。 第三階段:讓顧客願意行動(促進轉換) 可整合網站設計的行動引導、產品頁SEO優化,再行銷的廣告投放或透過EDM/LINE通知引導回購或諮詢。 第四階段:讓顧客黏著你(提升忠誠度) 建立會員系統,定期發送EDM/LINE通知會員或老客戶優惠,提升回購率。 不同品牌的行銷漏斗會有差異,但重點在於:知道顧客在哪個階段,就要選用對應的通路和內容,才能讓整體策略有效連動。 步驟3:針對不同的平台設計內容 不同平台需要不同的語言與形式。像是社群圖文要簡潔、SEO文章要完整、EDM則著重行動引導。內容不同,但訊息要一致,這才是整合的關鍵。 步驟4:每週/每月數據分析 行銷計劃是需要調整和優化的,所以我們要定期觀察點擊率、曝光度、轉換率、停留時間等數據,觀察哪些通路有效、哪些內容表現好,才能持續優化,減少浪費預算與人力。 步驟5:每個通路要連成一線 每個通路都不該是孤島,而且彼此形成連結才能最終推動消費者購買意欲。廣告可以導回網站、社群貼文可以連結表單、EDM可以延續內容節奏。彼此串聯、互相支援,才會讓顧客一步一步靠近你。 整合行銷案例分享 整合行銷成功案例分享:Netflix 《魷魚遊戲3》 Netflix 在《魷魚遊戲3》尚未正式上線前,就展開一系列多通路佈局,提前佔據觀眾的注意力,並延續第一季的高度話題。 社群經營:透過Facebook/IG官方社群帳號釋出預告片、角色回歸名單、倒數預熱海報,引發討論與轉傳。並搭配「你會參加嗎?」等互動式貼文,引起大量留言與二創。 YouTube 預告+SEO影片標題布局:預告片發布後立即登上多國熱門影片榜,搭配 YouTube SEO 優化標題與摘要,引導全球粉絲關注。 品牌聯名:與時尚品牌PUMA合作推出限量聯名商品,「遊戲服裝造型T-shirt」,讓影集話題延伸至線下日常。 線下體驗活動:Netflix 在洛杉磯、首爾、台北等地設置實體「魷魚遊戲體驗館」,讓粉絲親自參加遊戲關卡,形成社群打卡熱潮。 網站與會員內容整合:Netflix 於平台首頁主推影集預告與回顧集數,並透過演算法將觀看第一季者優先推播預告及新消息。 訊息風格統一:從視覺到語氣都延續第一季「神秘、挑戰、社會隱喻」的風格,使品牌語言一致連貫。 第二季尚未開播就累積千萬級預告觀看數,#SquidGame3 標籤提前登上全球多國社群熱搜,實體活動開放當日即完售,顯示整合行銷傳播操作已讓影集再次進入全民關注狀態。 整合行銷成功案例分享:可口可樂「分享可樂」行銷活動 可口可樂推出「Share a Coke」活動,在瓶身上印上人名,鼓勵消費者找尋與自己或朋友名字相同的可樂。 廣告投放:全球同步推出電視廣告與YouTube影片 社群經營:鼓勵Meta用戶上傳與名字瓶合照並標註 #ShareACoke 活動行銷:舉辦線下快閃、巡迴車活動供民眾印製專屬瓶身 網站設計:提供「自訂瓶身」的小工具,結合社群分享 訊息一致性:「這瓶是你的」——強調個人化與分享感 品牌在年輕族群間成功再度掀起話題,美國當年銷售量上升2%。 整合行銷自己做還是整合行銷公司? 整合行銷公司是什麼? 整合行銷公司是主要是根據客戶的行銷目標有策略性的整合各種行銷工具、方式來達到推廣效果的服務供應商。 它們不只幫你下廣告、做網站、寫文章,更重要的是把這些方式整合在一起,讓訊息一致、節奏順暢,真正發揮整合行銷的效益。 適合自行操作的情況 如果你的品牌剛起步、人手有限,但有時間可以自己摸索行銷工具,那你可以從小規模開始自己做。我們有整理了一些適合嘗試自行操作的情況: 客戶的消費者旅程較為簡單,而且接觸的平台和時間點較少 想從單一通路(如社群或SEO)開始練習 行銷預算有限,希望控制成本 對目標受眾了解清楚,有明確定位 有時間投入行銷內容的產出與調整 適合委外合作的時機 當你需要同時經營多個通路,沒有人手處理不同通路的內容與操作,希望加速推廣、增加詢問或轉換或希望縮短學習與試錯的時間,或者是想要有策略、報表、建議一條龍的協助,就可以考慮找整合行銷公司協助。 找整合行銷公司的好處 找整合行銷公司合作,雖然要支付服務費用,不但可以幫助你把品牌的每一個行銷動作連起來、有節奏地推進,而且重點是可以讓您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註在業務上。 你不用每件事都自己規劃 行銷公司會根據你的品牌階段,幫你想清楚:該從哪裡開始?要用哪些通路?順序怎麼安排?不再手忙腳亂。 每個通路彼此有關聯,而不是各做各的 廣告引導到網站,網站有內容接住,社群也能呼應當期主打。整體更有邏輯,顧客也比較容易理解你在賣什麼。 省下大量溝通與測試時間 行銷公司做過的案子夠多,知道什麼內容放在哪種平台會有效,少走冤枉路,也能比你自己單打獨鬥跑得快。 你能看得懂數據,知道怎麼改 行銷公司會幫你追蹤每個通路的成效,只是交報表,而是一起討論下一步要怎麼做,讓優化變成一種習慣。 整合行銷公司推薦 整合行銷公司怎麼選? 整合行銷公司很多,但不是每一家都適合你的品牌。與其直接找「最大、最有名的公司」,不如找一個懂你產業、講話聽得懂、配合方式也有彈性的團隊,才更實際。不妨可以參考以下的挑選要點: 了解產業特性 不同產業的行銷玩法差很多。你可以先觀察對方是否有處理過類似產業的經驗、是否了解你的目標市場,懂你的客群在意什麼。行銷公司多數會把他們的成功案例附在尬官網上,建議可以多多參考。 不是只會下廣告,而是真的會整合 不少的行銷公司是廣告代理商,但廣告投放只是整合的其中一部分,有些公司只做廣告、不做內容,有些只做社群、不碰網站。這些都無法很好地執行整合行銷。 簽約前不妨可以先問清楚:「如果我要同時做SEO、廣告和社群,你們能幫我把節奏接起來嗎?」。 能清楚說明策略和做法,不講太空泛的話 評估的時候,觀察對方講話的方式。如果只是講「我們會幫你導流量、打造品牌力」,卻說不出實際流程或時間表,那就要小心。 報表和數據要能看懂,不只是塞一堆圖表給你 一份好的成效報告,不是「做完交代一下」,而是能讓你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優化。選擇一些願意與企業分享行銷資訊、行銷心得的公司,互相了解才能更好地找到突破點,提升成效。 整合行銷公司推薦萬智匯 如果你正在找一個懂策略、能落地、重視內容品質的行銷團隊,萬智匯可能就是你需要的: 我們可以幫你想清楚每個通路該說什麼、怎麼說,讓顧客聽得懂也願意行動; 我們擅長用SEO、內容行銷、廣告行銷、社群行銷一起佈局,品牌語氣與訊息保持一致的重要性; 我們樂意分享最新的行銷資訊,YouTube超簡單行銷就是最好的見證; 我們與你定期一起看數據、一起想辦法,讓每次行銷不只是「試試看」,而是真的越做越好;= 我們合作過的對象,有電商品牌、新創、課程、牙科診所,也有專做B2B的製造商。 如果你需要一個可靠的夥伴,我們願意一起討論看看。 整合行銷傳播 常見問題 整合行銷要花很多預算嗎? 不一定。整合行銷的預算可以大,也可以很彈性,重點不在花多少錢,而是花得對不對。 如果你是剛起步的小品牌,也可以先從幾個通路做起,比如社群+SEO或廣告+網站優化;等有一定成效,再慢慢擴展。整合行銷不是「全做才有效」,而是「要有計劃地做、彼此有連結」,這樣每一筆預算才花得值得。 整合行銷工具有哪些? 整合行銷策略工具推薦: 4P 分析、STP定位、SWOT、行銷漏斗等。 整合行銷執行工具:Google Analytics、Notion、Ahrefs、Google Ads、Meta Ads Manager等行銷工具。 總結 AI時代消費者的決策過程變得越來越複雜,多平台、多點佈局,整合所有行銷通路才是現在最佳的行銷策略!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行銷的資訊,可以參考以下延伸閱讀: 《2025年最新SEO教學指南,技術、工具、步驟看這篇就夠》 《2025 Google Ads之終極指南:全面拆解關鍵字廣告及優化技巧》 《2025年IG入門秘訣:0到1的超簡單IG教學》 《2025年行銷人必備行銷軟體名單,超過70款實用數位行銷工具推薦(附使用心得)》 想知道您的網站健康程度嗎?請填寫以下表單,一分鐘立即領取網站健檢報告! 希望獲得搜尋引擎行銷的服務嗎?請立即聯繫萬智匯行銷顧問,我們將致力為您提供全面的Google Ads與SEO方案,秒速提升您的網站流量促成更多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