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集客式行銷被譽為最強網路行銷手法?絕對不能錯過的2023年集客式行銷懶人包:定義、適用範圍、操作方式、注意事項及工具推薦

5 月 2, 2023 | 數位行銷

目錄
2
3

集客式行銷(Inbound Marketing)是什麼?

Inbound marketing的定義

Inbound marketing是現時最流行的數位行銷概念,中文除了譯作集客式行銷外,亦有譯作集客數據行銷、領客智能行銷、自來客行銷等等的。不過無論怎麼翻譯都好,「讓客戶自己找上門」是這個行銷理論的目標。

Inbound marketing指的是企業通過建立視頻、部落格文章、社交媒體和其他形式的優質資訊性內容,吸引顧客和潛在客戶主動去接觸企業的網站或靠近企業的品牌,正如前段所說的「讓客戶自己找上門」。這個行銷解理論的重點在於提供高價值的內容,以便與客戶建立關係,向客戶展示企業所提供的價值,目標是讓企業建立品牌意識,帶來更多的銷售線索(Sales leads),並最終將這些線索轉化為真實購買客戶,即使客戶已經完成購買,仍繼續提供服務以提升客戶滿意度進而形成口碑讓客戶成為企業品牌的推廣者。這是一種全新的客戶服務新價值體驗策略。

Inbound marketing起源及現在應用的企業

集客式行銷並非最近才興起,至今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是由Hubspot首席執行官Brian Halligan于2005年創立,是一種以客戶為中心的行銷方法,強調客戶體驗以及搜尋引擎優化(SEO)以推動網站流量。

全球不少知商業企業都有使用Inbound marketing:

例如Starbucks店員會在杯子上寫上客戶的姓氏、facebook專頁上小編互動等措施,都是與客戶保持聯繫,增加口碑的做法。

又如Gopro的宗旨是向客戶提供設備之餘亦是想世界分享的平台,讓Gopro產品使用者通過分享成為其產品的宣傳大使。

再如行銷人最為津津樂道的例子IKEA,經營社群的小編通過調皮風格進而創造更優質的內容分享,不但讓IKEA社群粉絲人數爆炸性增長,亦令品牌印象深深植入客戶的心目中,創造品牌公關效益,從而帶動產品的銷量以及讓企業的品牌形象傳播得更遠更廣。

Inbound marketing原理

Hubspot首席執行官Brian Halligan除了創造出Inbound marketing的理論外,2018年亦提出了最新的銷售模型飛輪模型(Flywheel),Brian Halligan亦提出飛輪模型應該取代銷售漏斗(Funnel)成為新的銷售模型。

what is the inbound asia region marketing? Flywheel model

飛輪模型是以客戶為核心,企業利用優質內容吸引陌生流量轉化為潛在客戶,潛在客戶參與過程並最終購買成為真實客戶,再藉由後續服務提高滿意度進而成為企業的推廣者。理論中以後兩套迴圈重複運作,包括是

客戶層面:陌生流量→潛在客戶→真實購買的客戶→形成口碑成為推廣者;

過程層面:吸引→參與→滿意。

兩個迴圈順利運作的話,飛輪就會快速旋轉,企業亦會得到營運效率的提升從而帶動企業迅速成長。

相對於過往的銷售模型來說,飛輪模型強化了後續提高滿意度形成口碑效應的部分,協助企業導入新的業務營運模式,從而提升品牌價值。

Outbound Marketing

Outbound Marketing是一種傳統的行銷方法,與inbound marketing相對,企業主動向客戶展示和推廣產品或服務內容,如電視、廣播、印刷品、戶外廣告、傳單、上門促銷及展覽路演這些方式都是屬於Outbound Marketing。由於是由企業主動展示和推廣,因而廣告費用亦會相對比較高。

集客式形式為什麼被稱為最強行銷手法?

付費 媒體 運營 效率不及集客數據行銷或領客智能行銷

通過創造自然流量,節省大量的廣告費用

集客式行銷是一種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因為其是通過優質內容讓客戶主動與企業聯繫,從而創造了自然流量。與outbound marketing相比,企業無需花費大量的廣告費用產生銷售線索(Sales leads)。由於是被優質有價值以及有助於解答客戶問題的而吸引過來,因此這些從自然流量而來的潛在客戶對於企業的認同感及信任比以花費廣告吸引的客戶更高,產生的轉換率比例亦會更高。

企業節省了大量的廣告費用,便可把成本分配進而創造更優質的內容吸引更多的自然流量,不斷重複這個過程而產生倍數化的提升效果,從成本的角度協助企業更好地分配資源。

網路行銷 與集客數據行銷(領客智能行銷) 提供客戶 服務 新 價值 行銷的關鍵 電 商 數據 會員

數據導向,行銷策略更準確

在集客式行銷中,資料及數據分析是制定高度精確和有效的行銷規劃的關鍵。通過積極利用集客數據與每項行銷活動數據資料,公司可以確定哪些策略最有可能產生轉換,瞭解客戶如何看待他們的產品,並衡量活動在過去是否成功的。企業利用數位行銷規劃,以數據為制定策略的導向,可以獲得詳細的洞察力,進而完善活動,最大限度地增加每一個成功的機會,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過程中潛在的昂貴的試驗和錯誤。有了這些資訊,執行團隊可以更準確地定制創造性的內容,與客戶的願望和需求產生共鳴。

提升客戶體驗及信任度,提高轉化率

集客數據行銷能夠提高 客戶 服務 新 價值 協助 企業 利用 數位 提供 更 優質 的 營運

集客式行銷是以可衡量以及能夠導入更多數位化的工具去改善客戶體驗的有效途徑。改善客戶體驗的效果遠遠大於其行銷規劃本身,因為提升客戶的體驗感,除了會增加客戶產品或服務的了解外,亦會加強客戶對企業品牌的信任。

這種信任可以對轉換率產生積極的影響,因為客戶更有可能從與他們建立了關係的企業購買。集客式行銷就是通過在購買過程之前和開始階段的互動提供個性化的內容來實現這一目標。它使客戶獲得他們所需的知識,以便高效和自信地做出購買決定。以有效的方式實施集客式行銷可以提高客戶滿意度,確保尋求更高轉化率的企業在未來取得成功。

而提升體驗的關鍵是通過對客戶角色的深入瞭解,定制相關的內容,以一種吸引人的、非侵入式的方式引導客戶完成銷售週期。此外,集客式行銷為用戶創造有價值的相關體驗,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立關係,並幫助提高品牌知名度。這些努力不僅鞏固了客戶對公司的信任,而且還確保客戶感到被看到、被聽到、被理解和被讚賞–創造有意義的結果並導致更高的轉換率。

應使用更多 數位化 的 工具 以提供更 優質 的 營運  顧問公司亦能提供行銷 服務 關係 企業 服務 集客

建立品牌形象及權威

在充斥著大量數據的今天中,建立品牌形象和權威是企業能夠突圍而出的有效方法。企業可以利用集客式行銷規劃,如內容行銷、社交媒體推廣和搜尋引擎優化等途徑,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對其產品或服務進行戰略定位:由於其重點是提供有價值的內容以吸引潛在客戶,因此其能夠使企業的品牌成為行業內思想和行動的領導者。

與此同時,集客式行銷建立了一個平臺,以有意義的方式與客戶接觸,同時提高企業在公共領域的認可度。對於現代企業來說,要想確保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建立可信賴的權威性,集客式行銷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地位。

導入 更多 數位化 的 工具 ,科學的 角度 協助 企業 提高優質 的 營運 效率

一旦建立後競爭對手難以超越

集客式行銷之所以被譽為網路全媒體行銷策略,因為它一旦建立及被好好利用後,其他的競爭對手難以超越。原因是在於它通過創造有説明和有資訊的內容來吸引注意力,利用社交媒體來擴大內容的覆蓋面,並鼓勵使用者以口碑方式分享它。這在競爭層面的角度協助企業經營特定領域創造了一個權威的光環,光環一旦形成,對於要新加入的競爭對手來說一般很難突破。

集客式行銷需要注意的地方

需要耐心等待成果

集客式行銷雖然是一個強大的行銷方式,但它亦需要較長的時間醞釀才能看到它的成果。不但在創造內容的時候需要花費時間,與客戶建立關係,形成口碑傳播亦需要較長的時間醞釀發酵才能展現效果。因此有人會把集客式行銷比喻成中藥,溫和藥效顯著,但需要長期服用,而數位媒體廣告投放就如西藥一樣,藥性強烈效果立即見效;中西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因此建議企業在執行集客式行銷時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以及持之以恆創造有價值的內容,才能協助企業提升推廣效果。

需要專業人才規劃及執行

Inbound Marketing是以創造內容吸引客戶主動接觸為核心,但要執行並非只是單純製作內容就可以,它還涉及其他行銷策略的綜合應用,例如SEO、數據分析、網站分析、經營部落格及社群媒體等等,是數位行銷與相關行銷的工具與應用的整合。因此它需要一個專業的行銷人員或是團隊去執行,但企業要僱佣或建立組織團隊也需要面臨著人力及管理的成本壓力。這個時候也不妨考慮市面上專業的行銷顧問或數位公關顧問公司,他們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及經驗,可以為企業進行完善的網路行銷服務策劃,提供更完善的集客式行銷解決方案。

制定策略需要多層面及工具整合

除了需要專業的人員或執行團隊外,以集客式行銷制定策略時亦需要考慮多個不同層面的問題,這些層面可以包括網站設計、內容創建、銷售策略、跟進戰術和數位行銷工具的應用等等。通過數位化的工具與數據分析,企業可以針對特定的受眾,以瞭解他們的需求,從而為受眾創造更優質的量身定做的內容。建議企業可以導入更多數位化的工具,從銷售的每個週期、業務營運模式以及售後客戶服務體驗等入手綜合規劃,以提升行銷的效果。

所有行業的適合集客式行銷嗎?

Inbound Marketing的好處顯而易見,但是否所有行業及企業類型都適合呢?

集客 數據,行銷的策略,網路 全 媒體 行銷 利用數位化 的 工具 與 策略,達成 更 優質 的 營運

基本上b2c、b2b的企業都適合用優質內容吸引客戶主動靠近,即使是跨境b2b行銷也適合。但是由於需要等待時間發酵才能看到成果,考慮長期執行以及創作內容的人力成本,例如產品的銷售週期(Buying Cycle)太短,或者客戶不太需要考慮太久就購買的產品,例如經營雜貨店的,或許以派發傳單這類Outbound marketing的方式反而是更為有效的行銷方式。

同理,如果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是客戶考慮時間比較長,或是需要業務接洽的行業,Inbound marketing就十分適合了。

常見的集客式行銷手法有哪些呢?

電子郵件行銷

Email marketing是集客式行銷最常用及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目標是通過與潛在客戶保持聯繫,定期發送有價值的內容如資訊行情、使用方法、折扣優惠等內容,讓潛在客戶保持對企業的印象逐步影響及鼓勵他們參與,從而最終影響購買決策提高轉化率。當然電郵行銷亦會出現被對方定義為垃圾郵件的風險,所以提供內容的質量以及發送的頻率也需要納入考慮範圍。

SEO

SEO即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尋引擎最優化,是一套通過優化網站結構、提供優質有價值內容等方式以提高從搜尋引擎(如Google)到達網站的流量、數量和品質的過程。在搜尋引擎排名越高,獲得的自然流量也會越多。SEO的效果也是相對比較緩慢,大概需要3-6個月才會看到成效,企業需要考慮時間的機會成本。了解更多關於SEO

Landing page

Landing page通常是配合關鍵字付費廣告一起使用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Landing page是提供一個單獨主題的資訊性內容,解決客戶的痛點,最後通過CTA (call to action)讓其轉化為潛在客戶的工具。更多關於Landing page的資訊可以查看這裡。

經營社群媒體(Facebook Instagram Linkedin)

社群媒體的經營是企業最容易接觸到客戶以及與客戶產生互動的方式,通過在社群媒體上提供客戶認為有價值且樂於分享的內容,從而提升企業的知名度與曝光,以獲得流量。與客戶互動不但能讓客戶參與提高體驗,同時亦能加快口碑的傳播。現在主流的社群平台有facebook、Instagram及Linkedin,每個平台提供的社群數據如曝光次數、互動次數等數據都能協助企業利用數位工具製作更優質的內容,為下一輪的行銷活動提供基礎。企業在經營社群的時候,需要注意發佈的內容,因為社群傳播速度快,這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發佈內容涉及敏感話題,很有可能會造成公關災難。

經營部落格、youtube、電子書

經營部落格、youtube頻道、電子書,更傾向於內容行銷的的層面。為讀者提供教育、指引、解決方案等的內容,優質的內容通過分享及傳播,覆蓋面更廣,更能讓企業成為改領域的領導者。特別是部落格,在眾多企業實踐中是最受歡迎,因為它們可以提高搜尋引擎的有機排名,產生線索並推動圍繞主題的對話。但由於提供內容的質量、數量都需要有一定的程度,因此所花費的腦力和人力也是相對比較多的。

集客式行銷的具體操作方法

Inbound marketing應用飛輪模型,精髓是內容傳播,目標是實現轉化。因此可以歸納為以下4大方法:

內容創作,適合集客商業,配合廣告 否方,加大效應 數據 化,利用集客數據改善內容質量

製作吸引客戶的優質內容

通過製作部落格、視頻、白皮書等形式的優質內容,行銷的團隊能夠以一種有影響力的方式吸引他們的目標受眾。高品質的內容是以一種吸引人的形式寫成的,使讀者在頁面上有更多時間,讓他們更熟悉所傳達的品牌資訊。

顧問公司可以提供行銷服務,握住企業提供優質 的 營運效率

留下聯繫方式成為潛在客戶,持續跟進

集客式行銷的重點是吸引潛在客戶,以便將他們轉化為利潤。它旨在通過提供一種簡單的方式來吸引訪客進入網站,連結社交帳戶並留下聯繫資訊,以便成為潛在客戶。通過使用再行銷持續跟進,以便將產品和服務資訊再次推送給這批潛在客戶。通過這種方式,企業能夠更好地與潛在客戶進行有意義的對話,使他們離成功更近一步。

應用將各類數位 媒體 以及社群 數據 發佈廣告 投放,協助集客 商業 提升 業務 營運 模式

再行銷,持續最終直至轉化為購買客戶

通過實施再行銷和鎖定潛在客戶等,企業以提高其轉換率,並在此過程中改善客戶的體驗。再行銷技術使企業能夠以定制的方式接觸客戶,並吸引客戶購買產品。有了電子郵件通訊、網站跟蹤推薦和重定向廣告等對行銷的元素,可以進一步鼓勵轉換,因為客戶以個性化的方式收到相關資訊,鼓勵他們進行購買決策。而Inbound marketing亦是長期以來一直以增強客戶參與度和最終提高轉化率而聞名。

使用 數位 媒體 廣告 投放,協助 企業 導入 數位 行銷的 工具,提升 商業 企業的營運效率 顧問公司可以提供的服務

後續服務及跟進,提高滿意度形成口碑

對內行銷業務是為解決各種客戶需求而定制的,是整體策略的一部分。建立靈活的後續服務,提供客戶服務新價值,在每次對話聯繫中提供個性化的體驗,並強調客戶滿意度而不是銷售,這使得企業能夠在市場中與客戶建立真正的聯繫,從而產生更多的品牌宣傳,提高聲譽和更高的轉換率。更進一步,將口碑行銷等方法納入其中,亦有助於公司將其影響力擴大到購買週期的初始階段之外,同時在國際市場上建立對品牌的信任。通過戰略性地利用集客式行銷策略,企業可以確保客戶在每個步驟中都保持忠誠,並讓預算的投入效益最大化,幫助企業進一步塑造他們在全球市場上的品牌形象及聲譽。

集客式行銷工具推薦

網站製作工具:WordPress

第一步企業需要有自己的網站,不論是landing page或是website,有自己的網站才能導入流量,產生後續的動作。而製作網站並不需要懂得程式或coding,Wordpress這個強大的工具就能讓企業輕鬆架設屬於自己的網站。Wordpress可以提供300多種模板樣式,後台設定界面也簡單易用。

CRM分析及管理工具:Hubspot

集客式行銷是有Hubspot提出的理論,而Hubspot可以說是最具權威性的CRM分析及管理工具網站。Hubspot推出了多項inbound marketing的工具,包括Hubspot sales、hubspot crm及hubspot marketing,可以滿足不同銷售週期的數位化的工具與技術需要,並提供不同階段的數據分析及各類自動化功能,協助企業利用數位工具進而創造更優質的內容。更多適合中小企的免費CRM推薦

社交媒體管理工具:Hootsuite

社群媒體的管理並不輕鬆,如若要同時管理多個社群平台,更需要數位化工具的幫忙。而Hootsuite就是一個可以同時管理多個社群媒體的工具,節省在不同平台中切換的時間及麻煩。網路行銷絕對不能錯過的工具之一。

電郵行銷工具:Mailchimp

Mailchimp是現時人氣最高的電郵行銷工具,自動化及提供的模板可以輕鬆撰寫出引人入勝的電郵內容,自動化功能節省各類設定的重複工作,提升營運效率。

行銷分析工具:Google Analytics

Google作為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它獲得的大數據資料是為最強大而且最為貼近趨勢的。要了解目標受眾的數據,每個動作的分析,背後的動機,才能制定符合他們希望獲得的內容。可以在Google Analytic上找到如客戶年齡、性別、興趣、地點、來源的資料,每個網頁的成效和目標轉換數據分析以及細緻到每個客戶在網站上的活動,這些對於集客式行銷規劃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資訊。

SEO分析工具:SemRush、Google search console

SemRush是一個SEO應用的最佳平台,主要是用於搜尋引擎Google、Bing關鍵字研究以及在線排名數據,除搜尋量和每次點擊費用等關鍵指標,還包括長尾關鍵字、利基市場研究、內容策略、反向連結(Backlink)以及競爭關鍵字等分析,一次滿足SEO分析所有的需求。

Google search console是由google開發的面向網站管理員的工具,可以讓其了解自己網站的收錄情況並根據反饋的數據提升並優化網站的曝光率。

小結

數位化是未來的趨勢,Inbound marketing是現今最貼近人性、購買週期以及企業品牌提升最有效率的行銷理論。在Inbound marketing的理論中,「讓客戶自己找上門」並不難,企業只需要不斷創造優質、有趣富有教育性的內容吸引流量進而轉化為潛在客戶最終成為可盈利的買家,以及提供後續服務與客戶保持聯繫並形成口碑,便可不斷地利用這個模式「讓客戶自己找上門」。

在當今的數字時代,如何設計一個符合自己的Inbound marketing策略,創造適合的內容,至關重要。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關於Inbound marketing的規劃、操作方法以及成功案列,或是正在尋找可靠的提供Inbound marketing服務的行銷公司,萬智匯正是您的最佳選擇。我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可以幫助您的品牌在市場上成功發展。立即填寫表單或與我們的行銷顧問聯繫,讓我們幫助您的品牌在數位領域上實現成功!

 

萬智匯總編輯 - Sorla

致力於分享最新的行銷策略和數位世界的動態,希望能為您帶來有價值的內容和啟發。

主題標籤

訂閱每周行銷資訊

7

免費SEO分析報告

1分鐘馬上收到網站SEO報告




行銷部落格

8 月 04 2023
搜尋引擎行銷

什麼是回應式搜尋廣告?6個廣告文案技巧秒速提升廣告點擊率

摘要:搜尋廣告單靠為主就能發揮出強大的推廣功效,除了關鍵字設置得好外,還需要引人注目廣告文案。回應式搜尋廣告可以提供多個不同的廣告組合提升效能,讓行銷人可以在廣告文案上發揮創意,那麼究竟如何才能因應回應式搜尋廣告的特點撰寫出好的文案呢?本文將會重點介紹回應式搜尋廣告及其特點,以及撰寫出提高點擊率的4個文案技巧。 什麼是好的文案? 撰寫有效的文案是引起用戶注意的關鍵亦是行銷人必須掌握的行銷技巧,所有的文字內容都是文案的一部分,像社群媒體的貼文、部落格文章、商品說明、email,內容存在文稿的電視廣告、影音及圖像,需要用到文案。 現代人耐性不多,回想一下你平常滑手機時你會耐心看每一段文字、圖片和影片嗎?文案的影響力比你想像中更大,有效的文案可以引人注目讓人一直看下去,因此學會撰寫吸引人的文案至關重要,由其在廣告銷售文案上文案的撰寫更是企業控制廣告活動成本的要求,文案不吸引不論廣告預算有多少也難以打動消費者的,而好的廣告文案則可以打動受眾,讓廣告百發百中。 回應式搜尋廣告 2022年6月30日起Google將無法再建立或編輯延展型文字廣告,這是甚麼意思?Google說明原文請點擊。 在過去Google是以延展型文字廣告方式讓用戶投放廣告,簡單理解,就是用戶只能為廣告設定一組文案,這組文案就會直接顯示在搜尋結果上。而現在Google以回應式搜尋廣告(Responsive Search Ads )進行投放,Google會根據使用者的搜尋字詞自動生成多個標題和描述,靈活調整廣告內容,預測最有可能獲得最佳成效的素材組合,在使用者查詢的期間即時最佳化廣告內容,讓使用者能看到更多文字及更切合需求的訊息,自動進行測試和優化,從而提供更好的廣告效果進而有效收穫潛在客戶。簡單理解就是,廣告主可以提供多組關於產品或服務的描述,宣傳口號,優惠活動等廣告文案,Google經過機器學習,每次向用戶展示不同的廣告組合,最終找出效果最好的廣告文案組合。 廣告主可以在文案提供更多訊息,如可以突出品牌、產品、服務的獨特及價值主張,客戶的痛點,鼓勵用戶採取行動,並最大限度地提高廣告點擊率和轉換率。 回應式搜尋廣告架構分析 回應式搜尋廣告可自動組合內容,但廣告主依然需要提供不同的廣告文案讓系統學習,把不同的內容提供給受眾。回應式廣告最多可以提供15個標題,4組說明描述: 1.標題 回應式搜尋廣告可以根據我們提供的文案素材自動生成多個標題,廣告主最多可以提供15組標題,每次廣告最多會顯示3組標題,會以這樣的模式組合:廣告標題 1 | 廣告標題 2 | 廣告標題 3。每組標題的字數在30個半型字元組成。 標題的內容可以從產品/服務、供貨情況、免運或付款條件、品牌、CTA等方面入手,最重要的是標題應該具有吸引力且與網站內容相關。另外標題亦可通過設定,釘選一則標題或說明,使其只在特定位置顯示,這樣就能避免其他內容佔用該處。 2.描述 與標題一樣,回應式搜尋廣告也可以根據所提供的文案素材自動生成多個描述,亦可自行提供幾個首選的描述。廣告主最多可以提供4個說明描述,廣告最終會選擇顯示2個說明描述。 描述應該簡明扼要地提供商品資訊、產品或服務的特點和價值,讓對網站帶疑問的受眾進一步了解網站,鼓勵受眾點擊網站進入品牌網站。與標題一樣,可亦通過釘選使其顯示在特定的位置。 3.路徑 回應式搜尋廣告可為到達頁面補充相關資訊, 可以增加15 個半形字元及分別兩組路徑,以說明網站內容,如產品分類、折扣內容或與具吸引力的內容,讓受眾清晰知道網站會到達甚麼地方。 回應式搜尋廣告的文案重要性 直接影響廣告點閱率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的注意力非常有限,廣告文案的開頭必須具有吸引力,能夠在短短幾秒內吸引受眾的注意。Google的廣告收費方式為用戶點擊後才會收取費用,因此Google會根據演算法評估你的文案的的質量推算出預期點擊率,因此文案是提升點擊率的關鍵之一。 判斷內容的重要途徑 判斷網頁內容需要從Google及受眾的角度思考。只看網頁標題時你不一定了解網頁的內容,因此會往下閱讀能提供更多的內容的描述欄,在描述欄找到需要的內容使能促使讀者點閱內容,在廣告文案中放滿吸引受眾的文字就可以了嗎? 不,如果廣告描述文案內容與網站內容關聯性低,會造成跳出率高說明內容不符合消費者所需,為此Google為保障用戶的體驗,會就廣告文案與網路關聯性評分並影響廣告質量分數,如關聯性過低時甚至Google不會發怖你的廣告。 因此需要撰寫文案時需要讓文案具備吸引性打動受眾,同時確保文案與網站內容擁有高度相關性。 6大提升點擊率的文案技巧 文案的撰寫與點擊率有直接的關係,文字撰寫不難但寫出能吸引人及有效的文案,繼而帶動銷售目標則是一個大學問。寫文案時可從確認目標受眾、關鍵字研究、關聯性、情緒觸發及CTA(呼籲行動)五個角度出發,作為寫文案的基礎及發想方向。 確定目標受眾 在撰寫廣告文案之前,首先必須確定目標受眾是誰,這意味著需要了解您的產品或服務對哪些人有吸引力,他們的性別、年齡、興趣和價值觀是什麼。這些資訊能幫助您撰寫針對性更強的數位行銷廣告文案,以精準打動目標受眾的痛點。 好的廣告文案不僅僅是介紹產品或服務的功能和特點,更重要的是能夠解決消費者的問題。著重於消費者可能遇到的挑戰或需求,並展示您的產品或服務如何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解決他們的問題。這樣能夠讓消費者對您的廣告產生共鳴,並增加他們進一步了解的動機。 在撰寫廣告文案時,我們應該思考以下問題: 1.這個產品或服務能解決什麼問題? 2.消費者會因為使用我們的產品或服務而獲得什麼好處? 3.我們的產品或服務有什麼獨特之處,讓它與眾不同? 4.消費者可以從我們的產品或服務中獲得怎樣的價值? 透過回答這些問題,可以於廣告文案中加入相關文字內容吸引他們點擊網頁。 關鍵字研究 進行關鍵字研究探索最重要的找出與品牌的產品或服務相關的熱門搜索詞彙,通過找到符合搜索者意圖的相關關鍵字和詞彙。找到具有高搜索量和適度競爭的關鍵字,將這些關鍵字優化到廣告標題及描述中,當用戶搜尋關鍵字時便能與你的廣告匹配成功。 找出目標關鍵字可以通使用數位行銷工具如Google關鍵字規劃器、Google Search Console、Google Trends這種免費工具進行關鍵字研究,有助以客觀方式找到目標關鍵字。 情緒觸發 情緒觸發是由emotional trigger翻譯而來,是行銷及文案撰寫的一個常用技巧,通過文字、影片或圖像廣告內容,激起人們的情感反應及產生共鳴,進而引起他們的興趣、關注和行動,常見會是結合金句、疑問句、運用同理心等文字內容。 CTA呼籲行動設計 CTA呼籲行動是廣告的關鍵組件,它指導讀者採取下一步行動。創建一個引人注目且具體的呼籲行動,使用具體的行動詞彙和緊迫感詞語,促使讀者立即行動。 使用具體的行動詞彙 在呼籲行動中使用具體、動態的行動詞彙,例如「購買」、「訂閱」、「立即申請」、「參加」等,以清楚指示讀者應該做什麼。 營造緊迫感 在呼籲行動中使用詞彙或片語,強調行動的迫切性,例如「現在就行動」、「今天限時優惠」、「庫存有限,抢购完即止」。這樣能夠激發讀者的行動慾望,使他們感到有必要立即行動。 提供明確的價值主張 價格與呼籲行動相結合,清楚地傳達從行動中受眾可獲得產品的價值和好處。例如,「立即註冊,享受免費30天試用期」、「立刻下載,獲得專屬折扣」。這能夠強調他們行動的價值,讓他們更有動力採取行動。 使用引導語: 呼籲行動中使用引導語,例如「點擊連結」、「填寫表格」、「致電我們」,幫助讀者明確了解如何執行所需的行動。這樣可以提供指導,降低門檻,讓讀者更容易跟隨指示採取行動。 善用回應式搜尋廣告的特點 現在的數位行銷,注重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而回應式搜尋廣告最大的特點是可以提供最多15組標題及4個描述說明,最後由系統通過數據分析來計算最佳的廣告文案組合。在投放廣告時,不妨多加利用這個優勢,按照上述的文案撰寫技巧,把標題及描述說明寫好寫滿,其他就交由系統學習分析,為你設計出最佳的文案組合吧! 盡可能提供廣告額外資訊 廣告額外資訊不但能為廣告提供更多關於產品和服務的內容,而且由於提供的內容多了,廣告的篇幅也相對比較長,從而提升了廣告的被點擊的機會。另外,廣告的額外資訊也能提升廣告的語氣點擊率,從而提升廣告評級。而Google搜尋廣告有提供多達10種以上的額外資訊,是不少企業提升廣告點擊率的常用做法。不妨也多加利用額外資訊,把產品的獨特優勢及企業相關資訊以額外資訊的形式展示,提升推廣效果!於2022年9月,廣告額外資訊已更名為素材資源,點擊廣告評級或額外資訊了解更多! 想更加地理解本文的內容嗎?可以觀看以下影片! 總結 在廣告投放的競爭中往往需要的是細節的了解,文案能直接影響廣告評級從而影響廣告的位置,關鍵字的廣告文案除了需要了解消費者所需亦要符合Google的規範,吸引消費者點擊網頁更多的是依賴是文案的精確度而非廣告預算,文案能不能精準擊中受眾的需求。 延伸閱讀:2023 Google Ads之終極指南:全面拆解關鍵字廣告及優化技巧 簡單的文字,卻是你業務發展最關鍵的一步。希望獲得搜尋引擎行銷的服務嗎?請立即聯繫萬智匯行銷顧問,我們將致力為您提供全面的Google Ads與SEO方案,秒速提升您的網站流量促成更多轉化! 想知道您的網站健康程度嗎?請填寫以下表單,一分鐘立即領取網站健檢報告!  
2023年最新FB貼文尺寸
3 月 01 2023
社群媒體

2023年社群小編必備,FB貼文尺寸攻略,社群貼文及圖片的最佳尺寸看這篇就夠了!

當你在撰寫社群媒體貼文時,有試過圖片大小怎麼都不對,沒辦法完整展示出你要的效果嗎?對行銷人員而言如果貼文的圖片或影片尺寸不正確,就會使你的貼文看起來不專業。不止不同社群對圖片及影片貼文尺寸要求不同,同一個社群在不同裝置上觀看都會有差異,如FB貼文與IG貼文雖然能一同發怖同一則但視覺效果會有不同,而即使在不同裝置看FB貼文,貼文呈現的視覺效果都有差異,所以了解所需尺寸是非常重要。以下將為提供一個FB貼文尺寸詳盡的指南,讓你可以快速找到所有圖片尺寸及像素的相關資訊。 要有效經營社群尤其以用戶最多的Facebook來說,了解所有貼文的尺寸要求十分重要。千萬別小看這個步驟,因為可能只是稍微修改尺寸,就會影響到整個貼文的呈現效果。根據2023年最新《Digital 2023:Taiwan》的調查數據顯示,台灣FB貼文的平均點擊率為0.08%,當中圖片貼文的點擊率最高,有0.18%。所以要提升貼文的點擊率,從每個小細節入手,以最優的顯示效果呈現跟粉絲,就相當有必要了。點擊《Digaital 2023:Taiwan》了解更多! 我們先來來了解一下FB貼文尺寸最新資訊吧: Facebook照片尺寸說明書 Facebook的貼文及圖片尺寸比例會因改進用戶體驗而更新,導致貼文圖片尺寸有所改變,因此定期檢查社群網站對圖片規格的官方資訊十分重要。點擊社群行銷了解更多! 以下會介紹關於Facebook照片說明書的種類: 長寬比 上傳圖片時會出現要求裁切,那是因為Facebook對圖片的長寬比有一定要求,比例不同將影響圖片呈現視果。 例如寬度是 1000 像素,高度是 500 像素,那麼它的長寬比就是 2:1。 像素 是圖像解析度通常用像素為單位,像素可以想像成是圖片是由一個個小方塊組成,而多少個像素就是多少個小方塊,像素越高則更細緻清晰,但 例如 1000 x 500 像素,表示寬度為1000個小方塊(像素)和高度為500個小方塊(像素),整張圖片則為500,000小方塊(像素)。 如果本身為1000 x 500像素即比例為 2:1,當需要改變比例為 1:1 時,圖片最大像素將為 500 x 500 ,亦即圖片將無法完整展示。 因此在社群平台用圖片或影片貼文前,首先需要設定比例,再設定合適的像素才能讓大小達到最佳的呈現方式。 粉絲專頁、社團頭像圖片 粉絲專頁及社團大頭貼都是由1:1的圖片,但顯示時則會裁切為圓型,因此在設定大頭貼時需要注意當設定為圓形後會不會把大頭貼必要的資訊裁走。 在裝置上大頭貼像素會降低,如原圖檔像素過低可以顯示出來的文字及圖案會有馬賽克感,因此建議原圖尺寸 1080 x 1080 像素或 1200 x 1200 像素為佳。 粉絲專頁封面尺寸 粉絲專頁的封面照片在電腦及手機上的像素及比例不一,電腦尺寸上為 820 x 312 像素,在智慧型手機上則為 640 x360 像素,而臉書官方則說明載入速度最快的為 851 x 315 像素,然而三個建議比例不一該如何處理呢? 當遇到比例不同時,首先可從你需要甚麼去考慮,載入速度最快與顯示最有效影像大多都會選擇有效影像,亦即以裝置顯示最有效影像為考慮方向,因此經擴大兩者像素比例,得出粉絲專頁的封面的建議尺寸為1200 x 462 像素,最主要的資訊置中。 社團封面尺寸 Facebook社團封面官方建議的尺寸為 1640 x 856 像素,尺寸與與粉絲專頁的有所不同,但同樣的不同裝設下的顯示範圍有所不同。 電腦尺寸 1640 x 856 像素,手機尺寸 1640 x 664 像素,手機尺寸會比電腦的上下方各少96 像素,因此需要注意把關鍵資訊避開上下方的邊緣處,不然會有資訊在手機上無法完整顯示的問題。 專頁及群組圖片貼文 社群貼文的尺寸相信是各位社群小編最常使用的,目前社群FB貼文尺寸在多圖貼文有多種組合變化,社群小編可以針對貼文內容配以不同素材與排版創作出出色的貼文。 一張圖片貼文 單圖貼文可分為長方形及方形。 長方形:1200 x 1800 像素,2:3 方形:1200 x 1200 像素,1:1 兩張圖片貼文 兩張圖的多圖貼文的排版可分為橫式或直式,可以想像為把單圖的方形貼文空間一分為二,變成兩張圖,所以會是兩張長方形的圖。 橫式雙圖:兩張為 1200 x 600 像素 直式雙圖:兩張為 600 x 1200 像素 三張圖片貼文 三張圖排版可分為橫式或直式,是把雙圖貼文其中一張圖一分為二,形成三張圖片。 橫式三圖:第一張為 1200 x 600 像素,二、三張為1200 x 1200 像素 直式三圖:第一張為 600 x 1200 像素,二、三張為1200 x 1200 像素 四張圖片貼文 四圖的貼文的排版較豐富及多元的變化,可以1大3小及4格方式作呈現,如注意1大3小的做法下大圖有兩個可選尺寸。 橫式四圖:第一張為 1200 x 800 像素,二至四張圖為 1200 x 1200 像素 直式四圖:第一張為 800 x 1200 像素,二至四張圖為 1200 x 1200 像素 四官格:第一張至第四張圖皆為 1200 x 1200 像素 四張以上貼文 第四張圖以上的多圖貼文,FB貼文尺寸及排版將會固定,但第一張及第二張圖都會視覺上稍為放大,但尺寸其實是一樣的。 限時動態尺寸 官方建議限時動態最佳尺寸為 1080 x 1920 像素,FB限時動態貼文文尺寸與IG限時動態FB貼文尺寸相同 另外建議在設計限時動態貼文時需要保留「安全區域」,避免頂部或底部的個人檔案會遮住圖片資訊,尤其如果這則貼文會分享到IG限時動態貼文或Reels 的話更要避免圖片資訊或行動呼籲被遮住。 Facebook連結貼文縮圖封面尺寸 連結貼文縮圖比例為1.91:1,官方建議相片尺寸最佳為 1200 x 630 像素,至少也要是 600 x 315 像素,若圖像低於600 x 315 像素以下,雖然圖像仍然會顯示在連結粉絲專頁貼文中但圖像會變小。 Facebook影片封面尺寸 影片貼文封面尺寸的選擇因對應不同的貼文方式而有很多選擇,官方推薦比例可使用 4:5,影片輪播格式為 1:1,插播影片則為16:9 橫向格式。 以更為簡單的方式說明則是: 直式:1080 x 1350 像素 ,比例為4:5 方形:1080 x 1080 像素,比例為1:1 橫式:1080 x 605 像素,比例為16:9 對於企業而言影片無法針對不同的比例拍攝,大多影片都會使用橫式或方形的方式拍攝,因此建議素材可先根據 16:9 及 1:1 的比例設計及調整,因 16:9 的橫式為目前最常用的影片尺寸,而IG的影片尺寸則為 1:1,先以 16:9 及 1:1 為影片標準則可先滿足最常用的影片尺寸及社群媒體影片FB貼文尺寸。 總結 對社群小編而言,確保貼文在以不同設備和屏幕上都能夠適當地顯示和呈現是工作中重要的一環,而隨著社交媒體平台和手機設備的不斷變化,亦需要繼續保持對社群平台最新尺寸的了解和瞭解,以靈活調整貼文內容及素材來適應不斷變化的標準。 延伸閱讀:2023 Google Ads教學之終極指南:全面拆解關鍵字廣告及優化技巧 如果您需要更多關於社交媒體行銷的建議和協助,歡迎與我們的專業團隊聯繫,我們將提供您一對一的指導,以確保您的社交媒體活動能夠最大化其潛力,亦將致力為您提供最好的社交媒體行銷方案,讓您的品牌能夠在網絡上更加成功。
3 月 01 2023
數位行銷

最新《Digital 2023 Taiwan》台灣網路使用者分析報告出爐!10大行銷實用建議一次掌握

摘要:隨著全球網路使用的普及,台灣網路使用者數量也不斷增加,並且在不同的社交媒體平台上呈現出不同的使用習慣與趨勢。《Digital 2023 Taiwan》詳細分析了台灣網路使用情況,並進一步探討這些資訊對於行銷決策的意義和價值。如果您正在尋求新的行銷策略或是想要更深入了解台灣網路使用者的行為和趨勢,請不要錯過下文,將為您提供2023年最新的台灣網路使用分析資料及有價值的洞見和建議。 《Digital 2023 Taiwan》 相信專業的行銷人每年最期待的報告就是We are social和KEPIOS聯合出版的網路使用者報告,因為它提供的數據能夠讓行銷人洞察每位網路使用者的習慣變化趨勢,從而制定最適合的行銷策略。 《Digital 2023》通過收集來自各種來源的數據和洞察,提供關於全球數字化趨勢、消費者行為、社群媒體使用、網絡普及率等方面的報告。《Digital 2023》報告一直被廣泛使用於市場營銷、廣告、媒體等行業,並被認為是一個有價值的參考資源,可以幫助企業和機構更好地了解消費者和市場趨勢。 而最新一期的《Digital 2023:Taiwan》已經出爐,萬智匯作為專業的整合行銷團隊,當然第一時間為大家整理台灣的最新行銷資訊! 台灣人最愛上網 建議一:數位行銷刻不容緩 根據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月,台灣共有2168萬網路使用者,佔總人口的90.7%,當中活躍於社群媒體的人就有2020萬,佔總人口的84.5%。 如此龐大的網路使用者意味著如果企業希望更好地宣傳和推廣,使用數位行銷工具和策略已經是刻不容緩的措施了。而社群媒體在台灣有著如此高的活躍度,如何利用經營社群媒體以及社群廣告進行品牌的宣傳,也是在制定行銷策略時不能缺少的環節。 建議二:提升網路用戶體驗感 隨著5G時代的來臨,手機及其他行動裝置的上網速度大幅提升,台灣共有95.1%的用戶是通過智能手機上網,數據比上年降低了約3%,但另外一方面可以看到使用如智慧手環、遊戲主機等移動設備的用戶則比上年有不少的增幅。 隨著手機及平板等行動裝置的使用率持續上升,數位行銷的關注重點亦需轉移到行動裝置上,網頁的製作、廣告的呈現效果等都需要在不同的裝置上進行測試以利於顯示。如製作行動友善的網站、APP、廣告等這些亦會使未來用戶體驗的加分之處。此外,隨著5G時代的來臨,傳輸速度大幅提升,數據更快速地傳輸,行動裝置上的互動體驗將更加豐富,數位行銷也可針對此趨勢發展更多創新的互動方式,提升消費者的參與感和體驗感。 台灣人最愛上網做這個 你每天會花多少時間上網?報告也提供了台灣人每天上網的時間為7小時14分鐘,與上一年比較少了54分鐘,但相對於全球的6小時37分鐘來說,台灣人真的太喜歡掛在網上了。合指一算扣除了睡覺和吃飯時間,感覺就是不斷地用手機和電腦持續上網中。正確,報告也指出有55%的時間是用手機進行上網的,剩下的3小時13分鐘是使用電腦。 那麼究竟每天上網都在做些什麼呢?不用驚訝,報告當然也有為我們統計好了。排名前5位的分別是: 尋找資料:61.8% 與親友保持聯繫:59.5% 觀看影片、節目或電影:58.5% 打發時間:55.1% 緊貼時事及新聞:52.9% 建議三:關鍵字及SEO仍是未來重點 與上年比較,尋找資料上升到了第一位。台灣人已經十分習慣遇到什麼問題都通過搜尋引擎尋找答案,企業利用搜尋引擎關鍵字以及SEO的方式,為使用者呈現有價值的內容和資訊,再次證實是現在以及仍然是未來最有效可行的數位行銷方法。另外影片、節目和電影觀看的排名也相當高,這意味著影片和視覺化內容在數位行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和增加品牌知名度。 台灣最愛瀏覽的網站 既然了解了台灣人喜歡在網上做些什麼,那麼以下的最多人瀏覽的網站排名也不那麼意外了,由SemRush提供的網站排名頭10名如下: 第一位:Youtube.com 7.06億次 第二位:Google.com 5.85億次 第三位:Facebook.com 1.3億次 第四位:Yahoo.com 8200萬次 第五位:Manhuagui.com (漫畫大全)7360萬次 第六位:Uukanshu.com(UU看書) 6590萬次 第七位:Wikipedia.org (維基百科)6390萬次 第八位:PTT.CC 6390萬次 第九位:Gamer.com.tw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5590萬次 第十位:Baozimh.com(包子漫畫) 4930萬次 不難看出,由排名第五位開始,台灣人好像比較喜歡用來打發時間,漫畫小說遊戲都排進了前十位,而PTT不愧為熱度最高的論壇。 台灣人最愛的搜尋引擎Google 最近ChatGPT話題如火如荼,搜尋引擎龍頭Google也為此發出了最高級別的紅色警告,而Bing亦有可能因此反超Google成為搜尋引擎的霸主地位。不過在台灣Google的領先地位還是絕對的,有90.53%的人會使用Google進行搜尋,Yahoo則排名第二位,但差距確實有點懸殊6.04%,而Bing 3.02%,在台灣能否反超Google確實有點懸念。 那麼台灣人最常搜尋的關鍵字又是什麼呢?分別是PTT、天氣、翻譯、google、youtube、確診、Yahoo、539、FB、餐廳。受疫情影響,「確診」二字當然情有可原,不過「539」竟然上榜,可見台灣人對彩券真實情有獨鐘。 建議四:語音搜尋上升趨勢 報告中亦有一項重要的數據必須留意,就是當中共有17%的互聯網用戶每週使用語音搜尋不論是SIRI還是Google助手去找尋資訊。對於行銷業界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因為人們的搜尋習慣開始慢慢開始改變,而語音搜尋的關鍵字則會更加的詳細和具體,對於關鍵字及SEO的佈局意義深遠。點解關鍵字了解更多! 台灣人最愛的社群媒體 八成台灣人口是社群媒體活躍用戶,每天大約有2小時6分鐘花在社群媒體上,根據統計52.2%的會親友保持聯繫,46.1%用來打發時間,33.4%會看看最近什麼討論話題最夯,32.7%發掘內容(例如影片)。 建議五:善用社群宣傳品牌 不過值得行銷人留意的是有22.8%會瀏覽品牌發佈的內容(Seeing content from brands),這個數據顯示了台灣人在上網時對品牌內容的關注程度相當高,因此這意味著品牌可以透過網路來與潛在客戶建立關係、增加曝光率以及吸引更多的流量。 最常用的社群平台排名與上年差別不大,但比例整體都有下降了,分別為:LINE(90.7%)、Facebook(85.3%)、Instagram(65.3%)、FB Messenger(60.3%)以及Tiktok(36%)。 建議六:不妨邀請你的客戶成為粉絲 台灣人最喜歡關注社群平台賬戶的主要是:親友(46.7%)、餐廳美食(27.5%)、節目頻道(27.3%)、明星藝人(24.4%)等。 這些數據顯示了台灣人在網路上的興趣和關注點,這對於數位行銷來說非常重要。對於銷售產品或服務的品牌來說,了解消費者的興趣和關注點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定位目標受眾並創建有價值的行銷內容。報告中亦有一欄關於關注社群平台原因是指有接近19.7%的台灣網路使用者會關注曾經購買過的品牌,這表明讓購買過你的產品的客戶成為你忠實粉絲在台灣其實並不難,企業不妨主動邀請或提供優惠給購買過產品的客戶,讓他們成為社群的粉絲。 台灣人最多使用的社群Facebook 雖然Facebook使用人數在逐漸下降,用戶逐漸老化,這是全球的趨勢,但始終在台灣Facebook的使用人還是眾多社群媒體平台中排名榜首,有1620萬人,佔總人口的67.8%。點擊率是每個行銷人最關注的地方,報告也做出了統計提示:Facebook專頁的平均貼文點擊率是0.08%;當中不同類型的貼文點擊率也會不同: 第一位:圖片貼文 0.18% 第二位:影片貼文0.05%及連結貼文 第三位:文字貼文0.04%。 建議七:不同貼文組合提升點擊率 這份報告的統計數據讓我們注意到Facebook上不同類型貼文的點擊率表現,讓企業可以根據不同的貼文類型和目標受眾進行更有效率的投放和優化。例如,圖片貼文的點擊率比其他貼文類型高,企業不妨可以增加使用圖片貼文的頻率,並且針對不同目標受眾創造有吸引力的圖片素材,以提高貼文的曝光率和互動率。另外,報告也提到了平均貼文點擊率只有0.08%,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和資源來創造吸引人的貼文內容和提高互動率。 台灣人還愛用這些社群 Youtube在台灣的使用人數逐年上升,影音視乎是未來的大趨勢,在台灣已經有2020萬用戶,佔總人口的84.5%。 Instagram在台灣有1010萬用戶,佔總人口的42.2%; Tiktok在台灣有533萬用戶,佔總人口的22.3%; FB Messenger在台灣有1070萬用戶,佔總人口的44.8%; LinkedIn在台灣有300萬用戶,佔總人口的12.5%。 點解社群行銷了解更多! 建議八:影音是趨勢,佈局多種社群媒體 Facebook使用人數下降,不少網路使用者轉用了其他的平台。而影音是現在和未來的大趨勢,越來越多平台上關於影音的貼文點擊率也越來越高。每個平台用戶均有自己的特色,例如Instagram相對較為年輕,LinkedIn則以專業人士為主。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行銷目標,及早佈局多個適合的社群媒體平台,避免單一個平台的沒落而影響行銷效果。 台灣人還愛電商購物 台灣人習慣網購,上一年有60.3%的台灣人曾經網購,除了產品和服務之外,作為電商又應該關注消費者什麼行為制定相關的行銷策略呢? 建議九:善用免運,台灣人最愛 報告中關於「網購誘因」這個話題就最能得到啟示了,當中免運最大的誘因佔60.1%,其次是優惠折扣49.1%;之後是簡單快捷支付方式34.2%,到付30.8%,消費者評價28.9%。 2023的品牌行銷佈局 企業行銷的最終目標是讓品牌知名度提高從而再次帶動產品服務的熱銷。品牌行銷佈局是數位行銷策略中永恆的話題。而2023年,Digital 2023又對企業的行銷不具有什麼啟示呢? 先從品牌是從什麼途徑被發現的數據開始了解: 搜尋引擎:44.4% 親友口碑:36.1% 網站廣告:30.1% 電視廣告:29.7% 社群廣告:26.6% 另一方面,約有56.3%消費者在購物前會上網進行搜索;在過去 30 天內,47.7%網路用戶會瀏覽品牌的官方網站、15.8% 用戶至少點擊了一次網站廣告。 建議十:整合行銷是提升品牌的關鍵 不難發現,搜尋引擎仍然是品牌被發現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搜尋引擎優化(SEO)對於提升品牌曝光度和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非常重要。 口碑和社交媒體廣告也是品牌被發現的重要途徑,因此品牌需要關注和管理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的聲譽和形象,並且進行有針對性的社交媒體廣告投放,以吸引更多潛在客戶。 廣告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品牌曝光渠道,特別是在網站和電視上,品牌需要在這些平台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廣告投放,以吸引更多潛在客戶的注意力和興趣。 品牌行銷並非一個短暫的過程,它涉及企業的品牌印象以產品服務,在消費者購物的過程中涉及了搜尋引擎、官方、廣告、社群這些元素,因此在整體佈局的時候更需要全方位的進行佈局,整個各種行銷手段和工具。點解品牌行銷了解更多! 總結 數位時代,網路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習慣每天都在改變,了解數位世界的數據 ,有助於我們預測消費者的需求和改變趨勢,為制定數位行銷策略提供依據。如果想了解更多2023年台灣的網路使用習慣,不妨到Datareportal查閱完整的《Digital 2023:Taiwan》!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數位行銷的最新資訊,不妨填寫以下表格訂閱電子報或聯繫我們的行銷顧問諮詢!
排除關鍵字
4 月 06 2023
搜尋引擎行銷

Google關鍵字廣告預算狂燒卻效果不佳?用排除關鍵字把預算集中秒速提升推廣效能

摘要:你是否試過關鍵字廣告預算已經狂燒,但效果不佳的情況嗎?這時你可以試試排除關鍵字,透過排除關鍵字,可以更精確地定位目標受眾,消除與廣告主題不相關的廣告點擊,讓您的預算得到更好的利用,提升推廣效果。本文將會介紹如提升Google ads的重要技巧:如何利用排除關鍵字集中預算提升推廣效果。 搜尋廣告的關鍵字類型 在設置Google關鍵字廣告時,需要對關鍵字比對類型進行有效的管理,以下是4大比對類型: 廣泛比對 廣泛比對是一種關鍵字廣告的匹配方式:當選擇廣泛比對時,廣告系統會在用戶搜尋的關鍵字中,只要包含所選定的關鍵字的任何相關詞彙時都會觸發廣告,請注意,有些時候並非必須包含所選的關鍵字也能觸發廣告。廣泛比對可以幫助擴大受眾,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以日文課程為例,當使用廣泛比對時,無需要添加任何符號,當搜尋課程、日文、日文公司、日語課程、英文課程、法語課程時,均有有可能觸發廣告。 詞組比對 詞組比對是如果搜尋字詞包含關鍵字的含義,就可能會觸發廣告。使用這種方式能只讓包含您的產品/服務字詞的搜尋查詢才觸發廣告,但相對觸及量會比廣泛對比少。繼續以日文課程為例,在關鍵字前後加上半型引號"日文課程",當搜尋日文課程推薦、在線日文課程、日語課程價格時,可能會觸發廣告,但如果搜尋英文課、日文翻譯、日本公司程時,就不會觸發廣告了。這樣能夠更精準確定目標對象,並減少不必要的曝光和點擊。 完全比對 完全比對則是指含義或意圖與關鍵字相同才會觸發廣告。這種是能夠讓您完全控制哪些客群能夠看到您的廣告。但觸及的搜尋者是三者中最少的。回到日文課程的例子,在關鍵字前後加上方括號[日文課程]",只有當搜尋日文課程、課程日文、日語課程或者課程日語,才會觸發廣告,而搜尋免費日文課程、日語自學是不會觸發廣告。 排除關鍵字(Negative Keywords) 排除關鍵字與上述三種不同,使用這個是能夠避免特定的字詞或詞組觸發廣告,也稱作排除比對。回到日文課程這個例子,假設該公司只經營商務日語課程,並沒有經營生活會話日語課程,那麼就可以把生活會話日語課程設為排除,這樣就能避免非目標客戶點擊廣告了。這種方式能夠讓企業知聚焦於消費者重視的關鍵字,提高指定目標的精確度能使感興趣的消費者看到您的廣告。關於排除關鍵字的完整定義可以到google官網查看。 為什麼要使用排除關鍵字 降低不必要的廣告花費 當搜尋關鍵字與廣告主題無關時,可以透過排除關鍵字排除這些關鍵字,防止廣告浪費在不必要的點擊和展示上,減少不必要的廣告花費。 優化廣告的點擊率及轉換率 通過排除與廣告主題不相關的搜尋關鍵字,可以將廣告投放到潛在客戶真正感興趣的內容上,增加廣告的曝光度和點擊率,從而亦提高廣告的轉換率。 提高廣告的投資回報率 透過排除關鍵字,可以增加廣告的曝光度和點擊率,同時減少廣告花費。這將有助於提高廣告的投資回報率,因為廣告的曝光度和點擊率越高,轉換率也越高,廣告的投資回報率也就越高。 謹慎選擇排除關鍵字的類型 排除關鍵字也有分為三種類型,但由於每種類型能夠排除的範圍各不一樣,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必須謹慎思考。我們繼續以提供日文課程的企業為例,假設該企業提供的是付費課程,因此期望免費的課程的就並不是他們的潛在客戶,希望通過設置排除關鍵字來排除藉提升每一分廣告費的成效。 排除關鍵字可以考慮設定為【免費】或是【免費日文課程】。理論上這兩組排除關鍵字,的確可以避免不願意支付費用的用戶點擊。但事實上會存在一些情況,有些客戶是希望先通過免費課程體驗或試聽後,才決定最終是否購買,並且他們的行為已經行銷漏斗中的考慮階段。是否又可以通過設定不同的排除關鍵字類型避免措施這批潛在客戶呢? 排除廣泛比對 這是關鍵字的預設類型,也是最需要謹慎考慮的類型。排除廣泛比對的運作方式是只要搜尋內容包含所有排除關鍵字詞,即使字詞順序不同,廣告均不會顯示。但如果包含部分字詞的話,廣告是會被觸發的。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與廣告投放的廣泛對比不同,這裡並不會把近似的變體字或擴展字詞、同義詞排除。以免費日文課程為排除廣泛比對,那麼搜尋免費日文課程推薦,免費日文課程試聽是不會觸發廣告,但很明顯,搜尋免費日文課程試聽的很有可能是潛在客戶。 排除詞組比對 排除詞組對比是指只要搜尋包含完全相符且順序相同的關鍵字詞,廣告就不會被觸發。不論搜尋者輸入多長的字詞,只要符合涵蓋了所有關鍵字字詞及順序相同的情況下,就不會被觸發。與排除廣泛對比一樣,推薦免費日文課程推薦,免費日文課程試聽不會出現廣告,都還是有把潛在客戶排除在外的可能。 排除完全比對 這個是相對最容易理解的,只需要搜尋內容只包含完全相符且順序相同的關鍵字,即完全一樣的才不會觸發廣告。只有搜尋免費日文課程才不會出現廣告,因此這種方式並沒有把試聽或體驗的潛在客戶排除在外,是這種方式是三種中最為謹慎,缺點是無法進行大範圍排除的。建議在初期使用,手動逐個添加完全比對,熟悉客戶的搜尋習慣詞句後,再使用另外兩種進行大範圍排除。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使用排除關鍵字的時候需要十分謹慎,根據行銷漏斗分析每個階段可能輸入的關鍵字,先以小規模嘗試,有一定數據作為參考的時候再進行大規模的排除是比較保險和謹慎的做法。點擊行銷漏斗了解更多! 定期檢查廣告運作效果 由於搜尋習慣和行為模式的變化,定期檢查是相當有必要的。例如定期檢視是否需要新增排除關鍵字或是某些關鍵字不再適合被排除等,都是能優化廣告成效的方式。而使用Google ads中的搜尋字詞報表,就能得知您的廣告是使用者通過什麼搜尋內容而被觸發的,就能更好地進行關鍵字優化了。 總結 延伸閱讀:2023 Google Ads之終極指南:全面拆解關鍵字廣告及優化技巧 Google關鍵字廣告易學難精,想了解更多關鍵字廣告的投放或優化技巧,請立即填寫下面的表格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或是與我們的行銷顧問聯繫,萬智匯將會提供最完善的關鍵字廣告策劃及優化方案,把預算放在刀口上,為你找尋更多潛在客戶!
SEO文章
10 月 03 2023
SEO排名優化

什麼是SEO文章?10分鐘教你如何寫出絕佳SEO部落格文章

SEO文章的對象不僅是搜尋用戶還有是搜尋引擎,要寫出好的SEO文章當中涉及了關鍵字、標題、架構設計等各種SEO技術元素,把握這些才能達到提升網站排名的效果!本文將會重點介紹SEO部落格文章的定義、內容架構、文案技巧以及SEO文章價格行情。 SEO內容優化 內容行銷 說到內容很多人會聯想起內容行銷(Content Marketing),指的是通過不斷產生及製作相關度高的內容吸引、接觸潛在客戶,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改變客戶的行為。 Content is king這一句是SEO領域中經常聽到的說法,內容行銷的一種指導策略,SEO則是通過優化內容,提升在搜尋引擎中的曝光,加速內容行銷的效能。 內容優化 內容優化指的是專門為在搜尋引擎中排名而設計的內容,這可以是現在的內容或是新創作的內容。SEO內容的類型有很多,最常見的是部落格文章,而產品頁、目錄頁、影片、Landing Page甚至Podcast等等其實都是屬於內容的類型。 由於市面上絕大部分的SEO公司都以部落格文章的內容為主,所以很多人都會誤認為SEO內容就是部落格文章。 關鍵字研究這個步驟,就是為了研究關鍵字的搜尋意圖從而對相對應的內容類型進行優化。 SEO文章是什麼? SEO的目的是提升網站在搜尋引擎的排名,而提升搜尋引擎排名的關鍵是網站的內容可以解決搜尋用戶的需求以及提供良好的搜尋體驗。 SEO文章的定義是相對於普通文章,普通文章指的提供給普羅大宗看的,例如新聞、社群的貼文、小說等保羅萬有的形式。 而SEO文章,則是除了給普羅大宗看之外,它亦是給搜尋引擎Google看的,當中有更多的SEO元素例如關鍵字使用、結構和格式、長度、內部連結、外部連結等技術在內,目標是讓搜尋引擎更請以爬取及理解信息,提升排名。 關鍵字搜尋意圖與SEO文章相匹配 既然SEO文章的對象是人與搜尋引擎,那麼把人與搜尋引擎相連接的就是關鍵字。因此文章的內容能夠解決用戶的需求,就必需要符合用戶的搜尋意圖。不同搜尋意圖所對應的關鍵字應該對應優化不同的內容類型。 搜尋用戶通過瀏覽部落格文章了解產品或服務的資訊,還屬於了解熟悉的階段,並不會馬上進行購買,所以在搜尋意圖上,絕大多數的部落格文章應該是屬於商業型或是資訊型搜尋意圖為主。 要想快速確定所選擇的關鍵字的搜尋意圖是否適合用於優化部落格文章,只需要把該關鍵字在Google中進行搜尋,然後觀察SERP的結果是否以部落格文章的內容類型為主,即可確定這個關鍵字是否適合用於優化部落格文章。 關鍵字流量與SEO文章 一般來說,SEO分析工具是採用網頁關鍵字每月的估計流量的總和來預測網頁的月流量的。簡單理解可以為:網頁的總流量=關鍵字A的流量+關鍵字B的流量+.......。亦是這個原因,大家都會採用部落格文章作為SEO的主要類型,因為部落格文章篇幅一般較多,包含的關鍵字也就越多,帶來的總的流量也越多。 透過關鍵字研究,把適合的關鍵字加入文章內,從而提升整個網頁的流量。但應該如何把這些有潛力的適合的關鍵字加入文章中?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為網站進行架構規劃。 想更好地理解本文,可以觀看以下影片: SEO文章架構規劃? Google的智能足以判斷語意,硬塞關鍵字只會降低可讀性,影響排名。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規劃文章的架構的方式更有效地進行關鍵字的使用。 主要關鍵字 主要關鍵字 (The Primary Keyword),即是這篇部落格文章的主題的關鍵字。一篇文章應該只包含一個主題關鍵字。因為過多的主題關鍵字會讓搜尋用戶感到模糊,而Google是一個語法、錯別字修改大師,基本上所輸入的關鍵字詞,前後順序換一下,表述方式換一下,錯字也好,Google都能猜對你想要的,所以對於主要關鍵字來說一個就足夠,其他同義詞、相近的可以歸入次要關鍵字中。 另外,Ahrefs的分析亦提到:文章中的其他關鍵字會因為排名在SERP第一頁所帶來的流量的關係,讓文章內的其他關鍵字同時獲得了曝光,也會因此提升了文章內其他關鍵字的排名。 所以與其要為所有關鍵字進行優化,不如集中優化主要關鍵字帶動所有的關鍵字流量! 次要關鍵字 次要關鍵字(The Secondary Keyword),是與您在網頁中定位的主要關鍵字密切相關的任何關鍵字。它可以是: 同義詞 用戶在搜索時他們可能使用不同的詞匯或短語來查找相關內容,這樣可以提高被搜尋的機會。 長尾關鍵字 長尾流量通常具有較低的搜索量,但往往有更高的關聯性和較低的競爭。通過把長尾關鍵字作為文章的次要關鍵字(副主題),我們可以捕獲這些長尾關鍵字的流量,從而增加整體的文章流量。 子主題 主要關鍵字可能無法涵蓋所有相關的信息。次要關鍵字可以用來提供更多細節、深入內容或相關主題,從而使文章更全面。如上圖所示,維基百科在SEO內容架構設計方面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壞媽媽》的維基百科介紹頁以搜尋用戶的話題作為子主題分類。 文章架構規劃 SEO文章的架構規劃,就可以把握這個原則: 一個主題=一個主要關鍵字 讓主題更為完整=足夠的次要關鍵字 SEO文章的架構包括標題(Meta Title)、前言(Meta Ddisrciption)、關鍵字(Keyword)、內文(Content)、圖片(Image)及CTA(Call to Action)。 標題可以分為H1-H6,這樣的架構不但方便Google爬取和理解,以方便搜尋用戶閱讀。關鍵字就可以按照以下的安排: H1:標題應該要插入主要關鍵字,這樣可以讓Google和搜尋用戶知道您的文章的主題 H2-H4:可以把次要關鍵字加入,可以考慮長尾關鍵字、同義詞或子主題。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使用H1-H4已經足夠,如果發想文章已經用到H5或H6,就需要檢視文章是否太複雜,可以考慮分開兩篇文章。 SEO文章怎麼寫? 搜尋習慣改變讓用戶希望更快地獲取想要的信息,因此SEO文案撰寫不妨可以參考以下三大原則: 分點說明 文章結構的目的是讓Google看得明白,而分點說明就是增加可讀性,讓搜尋用戶能夠在短時間內找到答案。與其長篇大論,不如分點說明增加文章的可讀性,提升用戶滿意度。 多使用多媒體元素 部落格文章並非論文、新聞報道,體驗感也是影響排名的要素。多點使用多媒體元素在文章中,例如影片、圖片、GIF甚至是梗圖Meme圖,也是不錯的選擇,你可以嘗試打破傳統,不要墨守成規,讓文章更加生動有趣,幫助理解,亦是提升體驗感的做法。 說「人話」 不難發現排名在Google SERP第一頁的部落格文章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表述都是簡單易懂的。假設你瀏覽的網站都是以行業術語來表達,閱讀理解起來十分困難,你第一個反應就是返回搜尋結果頁,去瀏覽別的網站。因此建議可以用我們日常對話的語言去撰寫,降低閱讀的難度 委託SEO公司或自己處理? SEO文章是整個SEO環節中比較花費時間和精力的,如果考慮委託SEO公司處理,文章的價格又落在什麼範圍呢? SEO文章報價 SEO文章的報價幅度可能會很大,市場並沒有公定價。一般來說可以按照字數來做一個區分: 800~1,200字,費用從1,000~3,000台幣不等; 1,500~5,000字,費用從3,000~6,000台幣不等; 5,000~15,000字,費用基本上10,000台幣起跳。 除了按字數收費外,亦有不少SEO公司是所以關鍵字的組數來收費或是按月來收費,在選擇是需要多了解哪種形式適合自己的情況。 不過現在chatGPT以及其他AI輔助工具的普及,讓文章的難度及成本降低。 公司剛成立資金稍微緊張的時候,亦可考慮自己作為SEO文章寫手。 SEO文章寫手 要成為SEO 文章寫手,需要對SEO有基本的概念,因為SEO並不只是文章而已,而是一個完整的、長期的過程,可以考慮從以下這些方面入手: 1.關鍵字研究 可利用Google Ads內置的關鍵字規劃工具,找出有潛力的關鍵字及長尾關鍵字。並利用Google搜尋結果頁來協助判斷關鍵字的搜尋意圖。 2.內容創作 進行架構的設計規劃,主要關鍵字和次要關鍵字加入標題中;或是利用這個方法優化現有的文章。 3.On-Page SEO 標題、前言、URL、圖片及連結都是可以優化的地方。 總結 SEO文章的對象是人和搜尋引擎,事前進行規劃是提升部落格文章排名的重點。 延伸閱讀:《2023年最新SEO教學指南,技術、工具、步驟看這篇就夠》 《2023 Google Ads之終極指南:全面拆解關鍵字廣告及優化技巧》 想知道您的網站健康程度嗎?可以填寫以下表單,一分鐘立即領取網站健檢報告! 請立即聯繫萬智匯行銷顧問,我們將致力為您提供全面的Google Ads與SEO方案,秒速提升您的網站流量促成更多轉化!
最高成效廣告 PMax
8 月 21 2023
搜尋引擎行銷

最高成效廣告可能取代所有Google ads廣告類型?掌握3要點馬上開始你的最高成效廣告

摘要:最高成效廣告自推出以來熱度越來越高,傳聞在未來可能會取代其他Google ads的廣告類型包括搜尋廣告,馬上開始最高成效似乎很有必要。本文將會探討最高成效為何能成為Google ads霸主以及開始使用最高成效的注意事項。 最高成效廣告 【智慧型購物廣告】將於2023年9月升級為最高成效廣告。 【區域廣告】已於2022年8月自動升級為最高成效廣告。 最近經常會發現最高成效廣告取代其他廣告類型的消息,究竟什麼是最高成效廣告呢? 官方定義 最高成效廣告(Performance Max),亦簡稱Pmax,早在2021年已經推出,算是Google ads最近期推出的廣告類型。隨著AI應用以及機器學習的趨勢越來越強,Pmax的熱度也不斷提升,成為Google ads廣告教學的高搜尋量詞彙。 Google官方的定義是:最高成效廣告活動是一種新的目標導向廣告活動類型,可讓注重成效的廣告客戶透過單一廣告活動,就能存取所有 Google Ads 廣告空間。這類廣告活動能與關鍵字搜尋廣告活動相輔相成,有助您在 YouTube、多媒體廣告聯播網、搜尋聯播網、探索、Gmail 和 Google 地圖等眾多 Google 管道,找到更多轉換客戶。 簡單理解 Google官方定義理解上需要點精力,簡單理解,就是你只需要提供一個目標以及素材,Pmax就可以為你自動生成廣告並在各種適合的位置上面展示。 即是說你無需再選擇應該是投放影片、多媒體、搜尋、探索、Google地圖或是Gmail廣告,系統會自動幫你選擇廣告類型,並製作好廣告進行投放。Pmax的更強調機器學習以及自動化的功能。 使用所需的設定 使用Pmax只需要提供轉換目標(Conversion goal)、預算(Budget)、素材資源群組(Asset group)、地理位置(Location)、數據(Merchant Center)以及目標對象信號(Audience Signal)這6大設定即可,而數據及目標對象信號是可選的,並非必選的。 素材資源組合 素材資源組合是Pmax中最重要的設定,因為系統會從你的素材中選擇適合的素材並生成相應的廣告內容用於展示,而這些素材包括:圖片、Logo、廣告標題、說明、影片及目標對象信號。 素材資源組合在廣告賬戶結構中的作用有點類似與搜尋廣告結構中的廣告組合,可以根據不同的主題進行分類,而一個最高成效廣告活動之下,可以有數個不同的素材資源組合。 以下是常用的素材類型: 圖片:可提供1-20張圖片,可以上傳亦可以提供網站讓系統直接在網上截取。 Logo:最多可以提供1-5個,可上傳亦可提供網站讓系統直接截取。 影片:非必要提供的素材,最多可以提供5部,而且至少一部影片超過10秒。 廣告標題:可提供3-15則,每則最多30個半型字元,主要是用於搜尋廣告。 長廣告標題:可提供1-5則,每則最多90個半型字元,多數被用於多媒體及影片廣告。 說明:可提供1-4則,每則最多90個半型字元。 行動號召:可以在系統中選擇,並會與你的商家或品牌名稱想搭配。 除上述的素材外,Google ads說明中亦有提供建議最佳的素材資源群組搭配。 目標對象信號 所謂的目標對象信號,讓系統判別誰最有可能完成轉換。信號可能包含您的資料 (例如是再行銷和目標客戶比對名單) 或自訂區隔 (舊稱自訂目標對象)。系統會根據信號尋找意願相近或更強烈的新使用者,爭取在所有可能展示的管道的轉換。 當你使用這個功能的時候並不是告訴Google應該如何做,而是你提供的這些數據提供一些建議參考,可以引導機器去學習及加快機器學習的速度。 但是並不保證系統只會向這些目標對象中的使用者放送廣告。如果系統判斷其他使用者區隔的轉換成效良好,就會向目標對象信號指定使用者以外的使用者放送廣告。 運作原理可以參考以下圖片: 成為霸主的原因 優勢總結 發掘更多轉換客戶 除了相似特性的新消費者之外,亦可能有意料之外的目標對象,就如上圖案例中的Leo與Iris。 充分提高觸及率 不同的裝置形式都可以展示廣告。 提高客流量和銷售量 利用系統的數據協助尋找更多可能會完成轉換的客戶,提升銷量。 機器學習自動搭配素材 使用機器學習模型,更準確地預測哪些廣告、目標對象和廣告素材組合的成效最高。 一切變得更加輕鬆 簡化廣告活動管理工作,輕鬆提升廣告成效。 取代不同管道的廣高類型 人們的搜尋習慣不斷在變化,隨著Ai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例如ChatGPT已經不再是新鮮事,日後的搜尋模式更有可能變成Chatbox對話形式直接獲得查詢的答案。行動裝置的語音搜尋功能越來越方便,如可以直接在google上利用語音搜尋。上述兩個趨勢,分別在搜尋形式及裝置上的變化越來越明顯,而這整整與Pmax可以在google的各個可以展示的位置上展示廣告的特點相吻合,因此現在以不同位置來分類的廣告類型如:多媒體廣告、應用程式廣告、智慧型廣告及探索廣告都有可能會被Pax所取代。 取代以搜尋意圖為主的廣告類型 過往搜尋廣告可以通過設定完全比對的方式規定哪些關鍵字才能觸發廣告,但現在完全比對已經是按照搜尋意圖一致即可觸發廣告。所以現在搜尋廣告已經無法讓我們精準地控制哪些關鍵字能觸發廣告。 既然現在都以客戶的搜尋意圖出發,Pmax在這點上使用目標對象信號這個功能就更為出色了,因為它可以根據消費者偏好與背景資訊,包括他們的瀏覽行為等,引導自動化功能去發掘新客戶並帶來更多的轉換。 所以在日後,Pmax亦有可能取代了搜尋廣告或是購物廣告。 開始使用最高成效 不論是電商、服務業、B2B或是B2C,都建議可以開始嘗試使用最高成效廣告。不過如果你現在使用的廣告類型帶來的轉換率和收入都不錯的情況下,還是建議保留下來。建議可以以其中一款產品或是服務嘗試使用最高成效,因為這樣才會造成太大的風險。 因為新手通常會犯以下的錯誤: 錯誤1:沒有清晰的目標 你必須要告訴Pmax你想優化的的轉換目標,例如我要增加某樣產品的購買,訂閱or報名等。 如果沒有明確的轉換目標,或者不夠清晰的時候,廣告就系統就很難了解你想要的結果,導致有可能造成: 高點擊率低轉換率,可能吸引了一些不太具價值的流量,從而導致廣告成本增加。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請先清晰定義你的目標,然後告訴PMAX。 錯誤2:預算和時間都不足 機器學習很強大,但是必須提供足夠的數據、預算還有時間才能讓Pmax去學習。在預算上,Pmax會在各個管道上發送,建議最好每日預算至少在500台幣以上才比較好。在時間上,Google自己也建議至少提供6週的時間讓機器學習才能找到最佳的表現。 錯誤3:素材資源群組分類 素材資源群組是Pmax的重點,新手一般來說會以關鍵字或是目標對象信號來對素材資源群組進行分類。不過到最後發現會有某個素材資源群組很快把廣告預算燒光,效果卻一般。 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素材資源群組,應該是關注在產品/服務上,而非關鍵字或是目標對象信號。關於素材資源群組的分類,Google ads亦有作建議:建議您根據網站上顯示產品的區段或類別來建立素材資源群組。 想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內容,可以觀看以下的影片哦! 總結 如果你還未使用最高成效廣告,不妨可以挑選一款產品和服務先嘗試;如果你正在使用最高成效廣告,效果不如理想,也不妨可以參考上述提出的3個常犯錯誤看是否有改善。 延伸閱讀:2023 Google Ads之終極指南:全面拆解關鍵字廣告及優化技巧 想知道您的網站健康程度嗎?可以填寫以下表單,一分鐘立即領取網站健檢報告! 希望獲得搜尋引擎行銷的服務嗎?請立即聯繫萬智匯行銷顧問,我們將致力為您提供全面的Google Ads與SEO方案,秒速提升您的網站流量促成更多轉化!
10 月 24 2023
SEO排名優化

2023年最新SEO教學指南,技術、工具、步驟看這篇就夠

SEO並非一件容易的事,當掌握了方法、技術,利用工具有步驟地去完成,提升網站排名並不難。本文整理了SEO必學的內容,一步一步地教你如何提升SEO。 什麼是SEO?6大基礎你要知 SEO的定義 SEO是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的縮寫,即是「搜尋引擎優化」,它是一個可以用來提高網站在搜尋引擎上的排名的過程。 簡單理解,就是透過優化各種元素,讓網站可以排名到搜尋結果頁(SERP)第一頁的過程,這個做法可以讓網站獲得更多的曝光。因此SEO是數位行銷的重要策略之一,不論是B2B、B2C,服務業還是電商,只要你的客戶在購買服務或產品之前都會先通過搜尋引擎搜尋獲得資訊,就適合進行SEO。 SEO的好處 讓搜尋引擎以及大眾知道網站的存在 網站設計精美但沒有人知道,這無疑是浪費資源和金錢。要讓大眾認識你,必須先要讓搜尋引擎知道你網站的存在,而SEO的其中一部分就是提升搜尋引擎對你網站的資料爬取和理解。當搜尋引擎認識你的網站後,才能讓搜尋用戶看到你網站的資訊。 排名越高點擊率越高 之所以大家都為SEO趨之若鶩,這裡有兩大數據可以看出: 第一,根據研究調查,約有81%的人在消費之前都會在搜尋引擎上查詢相關的資料。如果在搜尋結果首頁可以看到企業的資料,不但可以帶來流量,消費者的信心度也會大增。 第二,根據Backlinko的統計,Google SERP首頁排名第一位的點擊率約為27.6%,從第二名開始則會呈現較大的下降趨勢。因此網站在自然搜尋結果中排名越高,點擊率也越高。 為了獲得企業的曝光和流量,大家都會使出渾身解數提升網站的排名。 帶來流量以及有潛力的流量 SEO不僅可以帶來流量,而且這些自然搜尋流量一般來說都會比較有保證。搜尋用戶往往比較會相信排名靠前的網站,而且可以通過搜尋結果中網頁的標題及描述等資訊預測與自己需求是否相關,因此所帶來的流量都比較有潛力。 無需支付廣告費 SEO最大的優勢是它不像付費廣告停止付費效果就歸零,相反SEO會隨著時間及內容的發酵效果越來越好,可以視為「免費的廣告」。 另外相對於廣告,人們更喜歡不被推銷的感覺,如可以通過SEO讓網站提升到第一位甚至是精選摘要(點擊率42.9%),效果是遠比關鍵字廣告的點擊率高出好幾倍。 認識搜尋引擎 SEO的好處顯而易見,既然SEO是提升網站在搜尋引擎的排名,我們就需要先了解搜尋引擎的原作原理。 搜尋引擎的種類 根據Similarweb的統計,2023年最常用的搜尋引擎依然是Google以90.68%大幅領先與Bing(3.23%)、Yahoo(3.17%)、Naver(0.48%)以及DuckDuckGo(0.35%)。雖然它們的運作原理基本上相同,但各有不同的特色,例如NAVER是韓國最主要的搜尋引擎,企業不妨可根據自己的目標市場來針對不同的搜尋引擎盡行佈局。 而我們這裡所指的是以提升在Google的排名為主。 搜尋結果頁結構 一般來說搜尋結果由兩大部分組成,分別是付費廣告結果以及自然排名。 付費廣告是通過Google ads,如搜尋廣告或購物廣告,通過關鍵字的設定,從而顯示在搜尋結果頁的付費排名欄位中,一般是最上方、最下方及最右邊。廣告的排名除了會受廣告的出價所影響之外,亦會受廣告的品質所影響。 自然排名則是通過Google演算法,在SERP自動排列結果,而排名並非有付費廣告產生,而是基於網站的內容、品質、相關性等因素所影響。 Google的運作原理 這裡所指的是自然排名的運作原理,Google搜尋引擎的運作原理基於複雜的演算法和爬蟲技術,而Google的爬蟲稱之為「Googlebot」。雖然搜尋引擎的演算法不斷更新,但基本上主要是通過以下三個步驟來完成:爬取、收集檢索及排名。 Google通過爬蟲檢索網站,將網站納入等候隊伍,未所收集的信息建立索引並收錄網站加入資料庫。當用戶使用Google搜尋時,Google會根據關鍵字提供相關的內容找出相關的網頁並顯示排名。而SEO的目的就是通過提升網站在自然結果中的排名。 SEO與PPC、SEM的關係 SEM即搜尋引擎行銷(Search Engine Marketing)是一種數位行銷策略,透過搜尋引擎進行行銷活動。而Google是搜尋引擎的龍頭,因此這裡所指的基本上是透過Google進行的行銷活動。 SEM可以分為PPC及SEO。 當中PPC是我們常用的Google ads,當中關鍵字廣告及購物廣告都是通過關鍵字觸發出現在搜尋結果頁的廣告。因為這種廣告的收費模式是以每次點擊作為收費,所以稱為PPC(Pay-Per-Click)。 SEO與PPC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兩者相輔相成,在行銷領域一般兩者會搭配使用以提升效果。 Google演算法對SEO的影響 網站在SERP現時的順序基本是由Google的演算法決定,而Google每年都會有1-2次重大的更新以及約500次細微的調整,每次演算法的變動都可能會造成網站排名的大洗牌。 當中最為出名的是2013年蜂鳥演算法針對打擊刻意填充關鍵字網站的更新,是SEO領域中重要的里程碑,而其後的演算法則是往使用者體驗、搜尋意圖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發展。 Google演算法與SEO息息相關,決定著網站的排名,所以在制定SEO策略的時候需要與Google演算法更新保持一致,如2023年9月14日關於實用內容以及AI Content的更新則有顛覆了傳統SEO的做法。 搜尋意圖 2015年Rank Brain演算法出台,用戶的搜尋意圖已經在搜尋引擎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所謂的搜尋意圖,指的是使用者搜尋背後的真正目的和意圖,可以從用戶輸入的字詞用於區分,可分為資料意圖(Informational Intent)、商業意圖(Commercial Intent)、購買意圖(Transactional Intent)及導航意圖(Nabigational Intent)。 搜尋意圖在SEM的應用佔比相當高,如搜尋廣告中的關鍵字比對類型,已經是按照搜尋意圖進行分類,又如SEO中了解使用者真正的目的才能夠更好地提供跟符合需求的內容。 了解了SEO的基礎要素後,我們便可以著手處理SEO優化。 的排名。 SEO怎麼做?7大步驟易上手 SEO優化如何做,我們第一步需要明確你網站的閱讀對象是Google與搜尋用戶。從Google的運作原理可以知道,要讓Google理解了你網站的內容才能準確地在搜尋用戶搜尋時展現出來。 每天有海量新網站出現,爬蟲無法無止境地爬取所有網站(「檢索預算Crawl Budget」),而SEO其中一個功能就是優化網站的結構,讓Google爬蟲更有效率的爬取和理解你網站的資料。 以下是Google關於搜尋引擎運作方式的影片介紹。 我們不妨可以參考這個介紹制定SEO的步驟,如果把SEO視作為一個廣告活動,它的步驟應該如下圖。 關鍵字研究 SEO的關鍵字是指在搜尋欄中輸入的一組字或多組字詞,是連接搜尋用戶與網站之間的橋樑。 關鍵字研究SEO最重要的一環,因為並非所有的關鍵字都適合用於優化,如果選擇不適合的關鍵字,有可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SEO的排名都不見起色。 先收集後選擇 關鍵字研究應該是先收集有潛力的關鍵字清單,再從清單中選擇適合的關鍵字開始,選擇關鍵字時可以關注以下重點: 1)Google已經收錄的; 2)有一定月搜尋量的; 3)關鍵字難度低的; 4)根據搜尋意圖及相關性安排優化的先手順序。 需要說明的是,不少新手會從熱門的關鍵字入手,認為它可以帶來不錯的流量,但卻忽視了這個關鍵字的難度。建議在熱門關鍵字難度太高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長尾關鍵字開始。雖然長尾關鍵字的搜尋量小,但把長尾關鍵字都收集起來放在同一個內容上面,搜尋量也是相當可觀的。當足夠多的長尾關鍵字能夠進入SERP,熱門的關鍵字才有被排名在第一頁的可能。 關鍵字研究工具推薦 Google ads中的Keyword Planner是不錯的免費工具,因為可以知道哪些關鍵字Google *已經收納亦有提供有搜尋量等資訊,配合Google Trends便可輕鬆獲得關鍵字研究清單。如果希望節省精力和時間,Ahrefs及Semrush等付費工具便能輕鬆掌握關鍵字各個SEO要素。 (*感謝網友Jack指正錯字) 內容創作 常說Content is King,SEO領域的確沒有錯。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SEO Content(內容)絕對並非只是部落格文章,它還包括產品頁、影片、Podcast等。內容的優化可以分為針對現有內容的優化以及創作新的內容,但不論何種,在優化時都需要把握網站的內容符合搜尋用戶的搜尋意圖。這個時候就可以把上一個步驟的關鍵字,通過分析該目標關鍵字的搜尋意圖來優化對應的內容。 3C分析法 3C(Content Type、Content Format、Content Angle),透過將所選關鍵字輸入Google搜尋欄來分析搜尋結果頁第一頁的排名情況來確定關鍵字的搜尋意圖。 如SERP以電商和購物網站為主,這個關鍵字的搜索用戶多數是希望購買商品,這反映出購買性意圖,這個關鍵字更適合優化產品頁的內容。 如SERP以部落格文章為主,這個關鍵字的搜索用戶多數是在尋找有關產品的更多信息,例如比較、推薦、使用指南或教程等等。這表明他們的意圖是資訊性或商業性的,而不是立即購買,這個關鍵字則更適合優化部落格文章的內容。 部落格文章 SEO內容優化很多時候會集中在部落格文章內,因為一般來說它的邊幅較長,包含的關鍵字通常較多,相對容易提升網站排名,所以也稱之為SEO文章。SEO文章也講求規劃和撰寫的技巧。 SEO文章在架構規劃,可以把握這個原則: 一個主題=一個主要關鍵字; 讓主題更為完整=足夠的次要關鍵字。 當中次要關鍵字可以是同義詞、長尾關鍵字或是子主題。 當有了完整的SEO文章規劃時就可以開始撰寫,一般好的SEO文案是分點說明、善用多媒體元素及說「人話」,可以增加文章的易讀性。另外為文章設置適合的標題,按H1-H4去設置文章架構,不但可以方便搜尋用戶閱讀,更重要地是方便Google爬取和理解,從而提升網站的排名。 站內SEO 當網頁有了內容,我們便可以進行站內SEO。 站內SEO,亦稱作On-Page SEO,是指通過優化網頁上所有的內部元素來提升網站排名。這個步驟的重點是如何幫助google和搜尋用戶更好地理解網頁內容。 它可以包括內容、網址、標題、Meta描述、內部連結、圖片、外部連結等等。 URL URL即是網址,經過優化後的網址,可以讓Google和搜尋用戶很容易就理解網頁是關於什麼內容。這部分是相對較為容易的步驟,可以參考以下原則: 1)保持簡潔清晰 2)具描述性 3)適當加入關鍵字 4)不要使用重複字眼 5)盡量使用小寫英文 6)符號請使用-(Hyphen連字符) 這個步驟需要注意的事,如果欲優化的網頁在Google已經有不錯的排名以及Backlink,建議不要隨便修改,因為會導致Google認為這是一個新的網頁,之前所建立的排名及Backlink會化為烏有。如堅持修改,請使用301轉址則可避免上述情況。 Meta Tag Meta Tag 是搜尋引擎看的語法,可以讓搜尋引擎更好地理解內容。Meta Tag優化主要集中在Meta Title、Meta Description。 Meta Title是網頁的標題,這個標題是網頁在搜尋引擎結果頁面(SERP)上顯示的標題文字。 Meta Description(元描述)是用來提供網頁的簡要描述,簡單理解就是網頁的摘要。 上述兩者的作用除了協助搜尋引擎理解外,亦可提升搜尋用戶的點擊率。撰寫的時候則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1)言簡意賅 2)適當加入關鍵字 3)每個網頁應有專屬的 4)注意長度以免被不同裝置顯示截段 5)吸睛但不要誘導點擊 與URL一樣,通常都是相對較為容易的優化步驟。 圖片 圖片是網頁多媒體元素之一,不但可以快速吸引用戶的眼球,更可以提升搜尋體驗。圖片除了要清晰漂亮之外,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仍然有很多需要優化的地方。 圖片的名稱是很多人忽略的地方,雖然Google暫時未能理解圖片的內容,但它會從周圍的文字或是圖片檔案的名稱去理解。另外當我們的滑鼠移動到圖片上時也會顯示圖片的麼名稱,你應該不希望當用戶滑鼠移動到圖片時只顯示一些好無意義或是雜亂的文字,如01.jpg或是%6&7.png。 圖片的ALT即替代文字亦可以發揮協助搜尋引擎理解的作用,alt的原意是幫助視力障礙者理解網頁內容或是當圖片失效時以替代文字顯示,優化這個部分亦可達到提升SEO的效果。 所以在優化的時候,就不妨以清晰簡潔的語言描述圖片的內容,可以適當加入關鍵字,但切忌堆砌關鍵字。 連結 Google的爬蟲是由其中一個網頁開始,然後順著網頁的網站連結去爬取其他網頁的信息。如果缺少了網頁連結,這個網頁就如一個孤島一樣。對SEO來說,網站連結優化就能夠讓Google更好地理解你整個網站的內容,讓Google對網站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對網站的信任度。 連結優化可以分為內部連結(Internal Link)、外部連結(External Link)以及反向連結(Backlink)。不過Backlink會放在站外SEO的步驟中,所以這裡會以內部連結及外部連結為主。 內部連結是在您的網站內部的不同頁面之間建立的連結。這些連結有助於維護網站的結構,幫助用戶導航,並提供內容相關性的線索。這些連結應該基於內容的相關性,因此當用戶瀏覽您的網站時,他們可以輕鬆地訪問相關的內容。這有助於改進用戶體驗,並提高頁面的點擊率。 外部連結是您的網站鏈接到其他網站的連結。這可以包括參考其他權威網站、提供更多資訊或支持您內容的證據。外部連結有助於建立您網站的信任度,因為它們顯示您參考了可信的來源。同時,外部連結也可以幫助Google了解您內容的主題,並幫助改善您的搜索排名。 要注意的是,內部和外部連結都應該是有價值的並且自然,不應該過度使用或過度優化。網站連結優化應該是有意義的,有助於用戶和搜索引擎,而不是僅僅為了SEO目的而存在的。 站外SEO Off-page SEO(頁面外部優化)是指在網站之外的其他網站、社交媒體平台、社群網絡等地進行的優化活動,旨在提升網站在搜尋引擎排名中的表現。這些活動通常涵蓋了建立高質量的外部連結、社交媒體宣傳、社群參與等。 Local SEO Local SEO(本地搜尋引擎優化)是一種針對本地商家和店面的搜尋引擎優化策略。其主要目的是讓你的業務在本地搜尋結果中更容易被找到,並提高在特定地理區域內的曝光度和可見性。這在一個越來越注重地理位置的世界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Google我的商家就是Local SEO重要的環節。因為GMB在搜尋結果出現的位置,比自然搜尋更高,位置更為明顯,因此對於商家的曝光及流量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如何經營Google我的商家,不妨可以從完善商家檔案入手,盡可能地提升評論數及5星評價,亦要學會如何處理可能出現的負評。 技術性SEO Technical SEO(技術性搜尋引擎優化)是一種針對網站技術層面進行的搜尋引擎優化策略,旨在確保你的網站在技術上能夠被搜尋引擎正確地索引、爬行和解釋。它關注的是改善網站的技術結構,以便搜尋引擎更有效地理解和呈現網站的內容。關於這部分,為網站建立Sitemap或許是一個不錯方法,雖然即使沒有sitemap google的爬蟲還是能爬取網站信息,但Sitemap可以加快這個動作。 其他 SEO工具? SEO是一個講求資訊的過程,資訊越多,優化能夠做得越好。除了免費工具外,有時候付費工具也是必要的,例如我們不但需要了解自己的情況,競爭對手的情況也需要學習和了解。當然這個競爭對手指的是Google SERP上排名的其他網站。這些SEO工具可以讓你快速獲得自己與競爭對手的數據,優化更有方向。 付費SEO工具推薦:Ahrefs、Surfer 付費設計工具推薦:Canva、Figma(免費版其實也很好用) 找SEO公司? 處理SEO,可以企業自己操作亦可外包給專業的SEO公司。SEO雖然是免費的廣告,但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與精力,企業在選擇自己操作是外包的時候,需要把人力成本和機會成本也考慮進去。而SEO工具中,付費工具的月費也不菲,有些時候選用SEO公司服務,可能成本會更低。2023年SEO公司的服務內容、費用以及注意事項,企業在選擇時亦可根據這些要素考慮清楚。如果企業在台中,亦不妨考慮的台中本地的SEO公司,這樣在溝通的時候就更方便了。 總結 SEO是漫長的過程,沒有辦法再數周內馬上提升效果,但如果方法找對了,讓它醞釀完成了,效果會超乎你的想象。SEO不容易,但多花點時間、借助分析工具,其實是可以做到的。Google Ads *與SEO是一對雙生子,綜合運用才是企業長久經營致勝的關鍵! 延伸閱讀:《2023 Google Ads之終極指南:全面拆解關鍵字廣告及優化技巧》 想知道您的網站健康程度嗎?請填寫以下表單,一分鐘立即領取網站健檢報告! 希望獲得搜尋引擎行銷的服務嗎?請立即聯繫萬智匯行銷顧問,我們將致力為您提供全面的Google Ads與SEO方案,秒速提升您的網站流量促成更多轉化!
3 月 10 2023
數位行銷

什麼是行銷自動化Marketing Automation?72%成功企業都在使用自動化行銷工具

摘要:當今市場競爭激烈,對於企業而言提高行銷效率是提升業績的必經之路,根據Pedalix的研究數據顯示,72%成功企業都在使用的自動化行銷工具,成功企業使用行銷自動化工具所產生的潛在客戶和回頭客數量約為未使用行銷自動化工具企業的四倍,行銷自動化的重要性顯而易見。行銷自動化工具的使用能夠幫助企業自動化執行多個行銷任務,未來隨著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發展,行銷自動化將更具發達,趕快跟著我認識什麼是行銷自動化。 行銷自動化是甚麼(Marketing Automation)? 行銷自動化是行銷科技(Martech)中的核心領域之一,行銷科技其他領域,包括數據分析、內容管理、SEO、社交媒體管理等等,各領域間都有密切相關或互相影響。 什麼是行銷自動化可從兩個關鍵字入手,「簡化」及「客製化」,簡化是第一步,自動化行銷工具是整合行銷中的各個項目,把重複性的工作透過行銷工具轉變為自動化執行。第二步則是客製化,利用數據分析及行銷自動化工具針對不同客戶的行為、偏好、購買習慣,以制定他們的購物體驗。 實際例子 有試過買完商品後收到品牌的電子郵件嗎?如產品最新優惠及活動,甚至能找出你過去的訂單詢問你產品後用感,這類郵件大多都是以電子郵件自動化軟體發出的。透過行銷自動化工具可以根據你的行為和偏好來發送個性化的電子郵件,例如你最近訪問了他們的網站或購買了他們的產品,所以給貼心的給你優惠資訊及關心你的使用感受。 行銷自動化(Marketing Automation)是現時數位行銷人不得不認識的行銷工具,根據Aberdeen Research的報告,世界頂尖的行銷人員有高達 67% 願意採用自動化行銷工具,並且從中獲得 14% 的行銷績效,可見要跟上行銷行業的步伐需要不斷學習。 行銷自動化的好處 提升執行效率,節省工作時間 行銷任務中有不少都是重複工作,如定期發送電子郵件、手機短訊、社交媒體貼文或其他具重複性及具執行準則的行銷任務,這些工作如果由行銷團隊以人力執行所花費的時間十分龐大,而自動化行銷可簡化及協助行銷人員。 而企業使用行銷自動化工具來設計和計劃行銷活動,電子郵件、手機短訊、社交媒體貼文,甚至定期更新網站內容等,跨多個渠道執行行銷動作。 行銷人員利用自動化行銷工具如有效利用可以大大減少重複性工作和人為錯誤,從而提高行銷人員工作效率,減少在重複行為上的自動化行銷工具在企業營運角度更可管理行銷資源和控制預算。 個人化的行銷活動 行銷自動化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消費者的行為及偏好,針對不同的受眾特性和行為,提供個性化行銷活動,透過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數據,可以描繪出消費者的輪廓以制定行銷計劃,日後便可在適當的時間給消費者傳遞資訊。 舉例來說,當你在網站上登記了會員,瀏覽了沙發但是沒有實質購買,行銷自動化工具可以收集到你的行為,然後你在電郵中收到相關產品的折價券。 從這電郵能發現企業知道你本人看過甚麼,所以才會把這商品的折價券傳給你,利用行銷自動化工具,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並提供個性化行銷活動,如果活動有打動你了讓你消費了,則是有效的行銷活動。 潛在客戶生成,創造銷售機會 行銷自動化工具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客戶資料、需求和行為,並提供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例如每次一次點撃及瀏覽網站、有沒有點開電子郵件等等,都是為提供個性化的行銷內容和體驗的數據。 根據softwarepath在2020年的報告,使用行銷自動化的企業的潛在客戶數量增加了 80%,透過行銷自動化工具,企業更好地了解潛在客戶需求和行為,使用過去的數據來了解目前這位潛在客戶與企業的互動,在對的時間向他們發送正確的內容,提供更好的互動體驗及更精確和個性化行銷活動。 對於潛在客戶而言行銷自動化工具是建立信感度的工具,買東西你會習慣跟一個了解你的銷售購買,而一個了解你需求的品牌會帶來信任感,因此會更相信品牌推薦給你的商品有助於提高銷售額。 利用行銷數據以提高ROI 行銷人員使用自動化行銷工具執行行銷策略及成功銷售,行銷的工作就這樣結束了嗎? 自動化行銷是需要不斷優化行銷流程及買家旅程以讓行銷成效不斷提升,通過自動化工具的功能,可追蹤各種數據指標,如點擊率、轉化率、頁面停留時間和打開率等,經過分析後再進行測試,分析各數據可了解企業制定的策略性行銷計劃成功與否,從而發現需要進行優化和改進的部分。 測試數據需要亦可利用行銷自動化工具中的A/B 測試工具,讓行銷人員設計行銷活動測試哪種才是最合適的行銷方式,有效的的行銷才能增加顧客忠誠度和顧客生命價值。根據softwarepath在2020年的報告,有77%的行銷人有感使用自動化行銷工具後的轉化率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通過分析的數據與測驗結果企業可更好地了解行銷活動的成效,並將預算和資源集中於有效的行銷方式上,減少其他行銷活動的投入,從而提高投資回報率(ROI)。數據的結果亦可延尋找新的受眾及市場機會,進一步增加銷售機會和業務增長。 行銷自動化漏斗 行銷漏斗是行銷人必須知道的行銷模型,模型中每個步驟都將潛在客戶引導向最終的購買決策,這個漏斗形狀由上到下逐漸變窄,代表隨著時間的推移,潛在客戶會越來越少,但同時,那些留下來的客戶更有可能最終成為忠誠的消費者。點擊行銷漏斗了解更多! 而自動化行銷在實際應用時可套入行銷漏斗的概念,行銷團隊根據行銷目標把行動一環接一環緊密連接,讓潛在消費者每一個行動想都觸發自動化行銷的感應器,觸發自動化系統把消費者引導至成為忠信消費者。 消費者的每個行動都能為觸發自動化系統的按鈕,例如,當潛在客戶註冊會員後,系統能自動發送歡迎電子郵件,而當客戶點擊電子郵件中的連結時,系統則自動觸發下一步行動,如同玩遊戲時只要到達一個特定地點或行為則可觸發一個特定的任務一樣。 當某個特定行為發生後,系統將觸發一個行動並引導你進行一些行動,如當潛在客戶在網站上把商品加入購物車時,系統可以自動觸發一個行銷活動,發送一封關於購物車內商品的優惠券或提供更多資訊的電子郵件,以鼓勵客戶完成購買促成轉換率。 行銷自動化工具的挑選方式 行銷自動化可以成為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突破瓶頸的工具,了解自己真正需要自動化行銷工具的下一步則是需要挑選合適的工具,挑選工具首先是知道挑選的準則。 預算與需求 行銷團隊首先需要明確自己的營銷目標及受眾,例如提高轉換率、提高銷售、增加訂閱等,找到一個功能完備的萬能工具可能需要投入更多成本。 中小型企業或B2C公司可從提高品牌知名度、爭取忠誠客戶作目標,可主要集中在電子郵件自動化、社群行銷及簡化工作流程的方向,這類功能大多都為基礎功能。如果面對的是B2B客戶或有需要更複雜的功能,那麼則需要選擇功能更強大的軟體,當然工具的成本亦將提升。 易用性 實現行銷自動化並非購買軟體後一鍵就能為行銷人員提供解決方案,軟體可達到自動化,但依然需要依靠你為行銷自動化工具設定動作。雖然軟體都會提供教學,但初學者最好還是先從簡宜的功能學起,軟體的界面過於複雜無法使用更會阻礙本來的工作流程,讓你覺得擁有了行銷自動化工具但沒實際成效。 在購買軟體前,可先從軟體的使用者體驗截圖或尋找使用方式的影片,確定軟體及界面使用難易度,你能不能理解工具的操作,亦可先尋找有沒有試用方案嘗試使用及理解軟體的使用方式。 分析報告 自動化行銷軟體是需要不斷進行優化的,而優化的基準則是需要有數據的支撐,因此軟體必須要能收集及提供各項數據指標,例如訂單轉換率、電郵開信率、網站點擊率等等,具備不同的數據能幫助企業了解哪些行銷工作、策略和內容是最為有效,以及需要改進之處。 B2B公司或在經營環境競爭激烈,可能會需要更詳細的數據及多元的分析報告功能,例如客製化儀表板或電子郵件自動報告等,這些功能可以幫助企業自動化整理數據,把企業行銷團體的精力集中未來的行銷活動及行銷趨勢上,團隊可以通過報告獲得重點需要細節,亦能設定某一數據超過或誤差度過高時即時通知的功能。 分析報告在自動化工具的重要性與未來的可發展性掛鉤,分析與數據可幫助行銷人員更了解自己的行銷策略的效果,讓你及行銷團體能作出更明智的決策。 潛在的限制 以電信方案為例,你所選購的方案包含了網路使用量、部分話費、短訊,購買行銷自動化軟體平台也一樣,在購買前需要了解你購買的方案有甚麼限制,如每月可行動數量、數據庫大小、有多少可使用帳戶,這些如同電信方案,當超出了你原本方案的量能以支付額外的費用獲取是最佳的解決方案,但如果未能擴充則是該平台已不適合你的需求。 在選購方案前應先了解公司的需要,評估平台的潛在限制會不會對企業的發展、行銷及廣告活動造成限制或阻礙。 行銷自動化的軟體類型 行銷人員實現行銷工作自動化需要依賴科技軟體工具,以下將介紹各軟體的作用,選擇軟體時建議以先把你需要的功能優先度排序再選擇平台,或集成式行銷自動化軟體擁有多個自動化工具的軟體。 電子郵件自動化軟體 電子郵件行銷自動化亦被稱為EDM,是通過管理和執行電子郵件行銷活動的工具,亦是大部分企業初次接觸行銷自動化軟體時會選擇的類型,自動化電子郵件的發送、追蹤和分析等過程,提高電子郵件行銷的效率和效果,亦是現時普遍廣泛使用的類型。電子郵件自動化軟體是一種專門用於電子郵件行銷的工具。點擊EDM了解更多! 郵件設計:創建及自定義電子郵件模板、編輯郵件內容,添加圖片和鏈接,以及設置排版和格式。 郵件列表管理:管理資料及維護郵件列表,包括添加新訂閱者,更新現有訂閱者信息,以及移除不需要的訂閱者等。 自動化工具:設置電子郵件發送時間、觸發機制等。 郵件追蹤和分析:提供統計報告和圖表,追蹤郵件開啟率、點擊率、退訂率等郵件活動數據。 社交媒體管理軟體 對於有使用社群平台的企業簡化行銷團隊工作及行銷流程等同減輕人力成本,社交媒體管理軟體可幫助企業在跨社群平台發布及管理貼文,及追蹤數據表現,節省時間和精力,提高社交媒體活動的效率和效果,並更好地了解其受眾的需求和偏好。 排程貼文:預先排程跨平台的貼文,讓貼文在最佳時間發布。 數據分析:提供各種關注者數量、點擊率、分享次數、回應次數等數據分析報告,協助行銷團體討論出解決方案。 貼文監測:監測社交媒體平台上提到你品牌的貼文及評論,並可即時通知。 廣告管理:管理和優化社群平台廣告活動,設置廣告預算、定位目標受眾、製作廣告和追蹤廣告表現投資回報率。 市場推廣自動化軟體 市場推廣自動化軟體是一種專門用於管理和執行市場推廣活動工具,可以幫助企業自動化市場推廣過程,企業能更好地了解其目標受眾,制定更有效的市場推廣策略,並最大程度地提高市場推廣活動的回報率。如提供以下功能: 活動設計和管理:協助使用者創建和管理各種市場推廣活動,例如抽獎、問卷調查、促銷活動等。使用者可以自定義活動目標、規則和獎品等設置,並且能夠在不同的線上平台進行活動宣傳。 促銷代碼發佈:自動生成促銷代碼及禮品卡等,亦發佈到各個渠道,使用者可以根據活動需求設置代碼的折扣幅度、使用限制和有效期限等參數,如有電子報、網站、廣告中加入促銷代碼增加營收。 網站和應用程序分析:軟體可以追蹤和分析網站和應用程序的訪問量、轉換率、銷售額等數據。使用者可以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優化市場推廣策略,並且能夠追蹤和分析不同市場推廣活動的表現。 自動化管理:軟體可以將聯繫管理和行銷自動化相結合,幫助使用者管理營銷聯繫人的數據、設計和發送電子郵件、簡訊等,實現全面的市場推廣自動化。 客戶關係管理軟體 客戶關係管理軟體亦稱CRM系統,管理客戶數據和客戶互動的軟體。它能夠收集、整理和分析客戶數據,包括管理龐大的客戶聯繫信息、銷售歷史、購買偏好和行為,從而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客戶並提高客戶滿意度,以協助企業管理客戶關係並最大化客戶價值。點擊5款適合中小企的CRM了解更多! 客戶數據管理:跟蹤和管理客戶的聯繫信息、購買歷史、交互歷史、問題解決歷史等相關信息。 銷售管道管理:管理銷售機會,跟蹤銷售流程,自動提醒下一步操作,以及分析銷售趨勢。 客戶服務管理:管理客戶售後及服務,跟蹤受問題解決歷史,提高滿意度和忠誠度。 行銷自動化是指通過使用技術和工具自動化行銷流程,以提高行銷人員效率和企業營收。行銷自動化軟體則是能夠幫助企業實現行銷自動化的工具,通常包括集成式行銷自動化軟體、電子郵件行銷自動化軟體、社交媒體管理軟體、市場推廣自動化軟體和CRM軟體等不同類型。這些軟體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更好的客戶管理、營銷和銷售,提高效率和銷售量,從而實現更高效和更智能的行銷讓業務增長和成功。 總結 您準備好進入行銷自動化的世界了嗎?萬智匯能夠為您提供所有行銷自動化的工具與策略!如果您現在還沒有行銷計劃,或是想要改進現有計劃,我們不但能夠提供整合行銷策略服務,更能為您提供最佳的自動化行銷工具建議和應用。 請立即與我們的行銷顧問聯繫或填寫以下表格訂閱最新行銷資訊電子報吧!
Instagram圖片尺寸 Ig圖片尺寸
9 月 12 2023
社群媒體

2023 Instagram 圖片尺寸懶人包,小編必備社群知識

經營Instagram最關注的是能不能吸引到觀眾的注意,吸引觀眾的基礎的就是圖片跟影片的品質,小編們遇到素材不符合Instagram貼文的尺寸也會很煩惱。雖然Facebook跟Instagram貼文可以同步發布,但其實他們圖片的最佳尺寸都各有不同,本文就為你整理了2023年最新Instagram圖片尺寸懶人包! Instagram行銷基礎 經營社群平台的行銷人相信都會認同在社群媒體中圖片、文案與廣告缺一不可,而在Instagram的經營中圖片及影片素材更是重中之重。Instagram是著重於視覺的社群平台,相對於其他社群媒體如Facebook,IG視覺色彩上更為豐富,亦深受年前人的喜愛。因此要在Instagram上進行行銷策略的佈局,圖片、影片、文案及廣告等都更需要在視覺上吸引眼球。 精心準備的素材不能在Instagram上完整展示,不但沒有辦法達成預期的成效,也白白浪費的準備的素材,沒有觀眾會對一張模糊的圖片感興趣。要利用IG進行有效的行銷推廣,先了解IG圖片、影片的素材規格,才能在製作素材及推廣效果上事半功倍。 IG頭貼尺寸 IG頭貼圖片最佳尺寸建議:1080 x 1080 px,1:1 長寬比。 官方建議最低像素為110 X 110,這亦是大頭貼縮放為圓形後的像素大小,建議你提供的圖片像素為1080 x 1080。 注意雖然你上傳的照片是正方形的,但IG大頭貼的顯示是圓型的,超出圓形的圖像會被裁切掉,因此在大設計上建議集中於圓形的中央或把整體頭像縮小。 IG貼文照片尺寸 Instagram貼文照片官方提供了下列尺寸選擇: 正方形:1080 x 1080px,長寬比1:1 直式長方形:1080 x 1350px,長寬比4:5 橫式長方形:1080 x 606px,長寬比16:9 Instagram貼文照片的最佳尺寸:1080 x 1080px,長寬比1:1。 在設計圖片的時候,亦需要考慮圖片在各行動裝置上的顯示效果。雖然Instagram貼文有三種可使用尺寸,但Instagram的顯示方式式都是方形1:1的尺寸,如果你使用的照片尺寸直式長方形或橫式長方形,在主頁顯示時會以裁切分頁方式或遮擋部分內容。 IG貼文限制 文字上限:最多2200字 圖片格式支援:JPG、PNG Hashtag上限:最多30個 圖片上限:10張圖片,雖然IG貼文可上傳多張圖片但亦要注意過多照片時觀看者會否持續往下滑 IG影片尺寸 Instagram影片官方提供了下列尺寸選擇: 正方形:1080 x 1080px,長寬比1:1 直式長方形1080 x 1350px,長寬比4:5 橫式長方形1080 x 606px,長寬比16:9 影片尺寸與貼文圖片無異,但建議把影片重點放於長寬比1:1內。而Instagram影片上傳後自行設定封面照片,可以自由縮放裁切影片畫面作封面照片,封面相片的建議大小為 420 x 654 像素(或長闊比例為 1:1.55)。 影片長度短於 15 分鐘的影片貼文都會以連續短片形式分享,但要需要注意如IG短於 90 秒的連續短片皆可以在 Instagram 受到推薦,並獲得更多觀看次數。影片右上角有影片時間,右上角的內容會被遮擋,重要的資訊則要避免放於影片的右角。 IG限時動態尺寸 限時動態可上傳照片或60秒以內的影片,IG限時動態尺寸與FB限時動態貼文相同,長寬比只有 9:16 的選擇。 IG限時動態最佳尺寸建議:1080 x 1920 px,9:16 長寬比。 在貼文中如照片或影片的尺寸不符,需要裁切素材,而發怖限時動態時照片或影片尺寸不符,亦會為限時動態填補影片的相近底色,也可以選擇縮放素材的大小。 IG Reels尺寸 Reels 連續短片是2022年推出的短影音功能,可以發布5秒、30秒、60秒或90秒長度的影片。 IGReels最佳尺寸建議:1080 x 1920 px,9:16 長寬比。 Reels的尺寸有比較多需要注意之處,雖然影片的長寬比是9:16,但當Reels在主畫面顯然時長闊比例則會更變為4:5,建議Reels的重要畫面需要集中在畫面正中央,讓你的影片不會受到比例轉換的影響。 另外Reels的下方會顯示帳號及Reels文字,而右方會有愛心、留言及分享等按鈕,要避免在影片下方右方放置重要資訊或CTA(行動呼籲)。 IG廣告尺寸 Instagram付費廣告也是商家用於宣傳的重要環節。IG有提供限時動態、動態消息、「探索」頁面、Reels 或商店的版位可供選擇。不過不同的類型對於素材的尺寸、檔案的類型以及檔案的上限都有詳細的規定。在製作前亦需要了解清楚所投放類型的規格,才能讓保證推廣的效果。 IG剪輯工具推薦 遇到圖片或影片尺寸不符合IG貼文的要求時,除了可以使用IG內置的縮放功能,另外亦可剪輯工具對素材進行修改,一次性修改各種需要的貼文照片尺寸,以下是推薦使用的剪輯工具: Canva 收費:免費、多種付費方案 適用裝置:電腦版及手機應用程式 Canva是有豐富功能的平面設計平台,一般的圖片編輯,包括調整大小、裁剪、添加濾鏡、文本和圖形等功能齊全。 用戶亦可以在一個平台上完成整個設計過程,創建社交媒體帖子、海報、名片、簡歷、簡報等各種平面設計項目,從模板庫中選擇適合的模板進行編輯。 而使用Canva最大的優勢是它提供了三種IG範本:IG貼文、IG限時動態以及IG Reels的最佳尺寸範本,您根本無需再查詢最佳尺寸,直接套用範本便可以設計出漂亮的圖片和影片,值得推薦! Canva的免費版其實就能滿足基本的需要,如需要使用進階的素材或模版求,亦可以升級至付費方案。 Lightroom 收費:免費版和付費版 適用裝置:電腦版和手機應用程式 Lightroom是由Adobe開發的一個強大的圖片編輯軟體,它主要用於後期處理和編輯照片,並提供了豐富的功能,適用於專業攝影師和一般用戶,使用Lightroom所呈現效果社群小編絕對夠用。Lightroom提供了以下功能: 圖片編輯:調整尺寸、曝光、對比度、色調、銳化等。 同步和分享:使用Adobe Creative Cloud訂閱,可以在不同設備之間同步照片,並輕鬆分享照片到社交媒體或網絡平台。 自定義預設:用戶可以創建自己的編輯預設,以節省時間並實現一致的風格。 iMovie 收費:免費 適用裝置:iOS iMovie是Apple專為iOS設備開發的一個影音編輯軟體,用戶能夠輕鬆創建和編輯影片,以下是一些iMovie的主要特點: 視頻剪輯:剪輯、組合和重新排列 轉場和效果:軟體提供多種轉場和特效,提升視頻的質量和吸引力 聲音編輯:支援音效和音樂的添加,以及音量和音頻效果的調整。 IG排版工具 當你擁有最佳尺寸的照片後,則可以為instagram進行排版,instagram排版可以說是比較獨特的行銷技巧,由於instagram用戶主頁一次可以看到九格以上的貼文,因此對版面進行排版能達到不同的視覺效果。 排版預覽工具-Planoly 因 IG 沒有預覽的功能,所以有些 IG 經營者為了讓色調與排版維持統一性,會使用排版預覽的 APP,才不會貼文發布出去之後才發現色調跟其他貼文無法搭配。 收費:免費版和付費版 適用裝置:手機應用程式及網頁版 Planoly是一個專為Instagram用戶設計的社交媒體管理工具,能幫助用戶規劃ig 貼文的整體排版,以確保圖片排列和風格一致,付費版更可幫你以設計好的排版自動發文,省去了手動發佈的麻煩。 圖片分割工具-9Cut 收費:免費 適用裝置:手機應用程式 9Cut是一個用於在Instagram上創建切割圖片和照片拼貼的應用程式。它的主要功能是將一張圖片切割成多個部分,然後在Instagram上以一個整體圖片的方式發佈,以滿足不同的創意需求。 總結 把握Instagram社群貼文的尺寸,上傳高品質的圖片才能讓瞬間吸引眼球!希望可以透過合適的照片及影片再加以排版,提升你Instagram的分享及互動率。 延伸閱讀:《2023年最新SEO教學指南,技術、工具、步驟看這篇就夠》 《2023 Google Ads之終極指南:全面拆解關鍵字廣告及優化技巧》 想知道您的網站健康程度嗎?請填寫以下表單,一分鐘立即領取網站健檢報告! 希望獲得搜尋引擎行銷的服務嗎?請立即聯繫萬智匯行銷顧問,我們將致力為您提供全面的Google Ads與SEO方案,秒速提升您的網站流量促成更多轉化!
品牌故事的行銷方式,故事行銷是甚麼?
9 月 06 2023
數位行銷

山道猴子能快速爆紅的原因?5分鐘了解不得不知的故事行銷魔力

你有想過《山道猴子的一生》為什麼能瞬間爆紅嗎?答案就是故事行銷手法!把企業品牌作為個體經營,把品牌理念、起源與品牌願景利用故事行銷方式告訴消費者,不僅僅是傳遞產品或服務的資訊,更是在觸動情感及塑造品牌形象,讓消費者與品牌更靠近。以下會探討故事行銷的力量與怎麼打造引人入勝的品牌故事,把品牌形象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近日爆紅的《山道猴子的一生》你看了嗎?YouTube創作者Eric Duan的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上集在7月7日發布後不足2個月間累積了614萬的觀看數,並在8月13日發布下集目前也有601萬次觀看數。 山道猴子畫風並不出眾,但為何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爆紅? 答案就是故事行銷! 《山道猴子的一生》的爆紅是基於找到不少人的人生縮影或經驗,以一位主角的人生作為故事主軸,寫實的劇情與對白,雖然說的是一個愛好改車的人在改車愛好、工作、感情、金錢的觀念,但故事的核心卻是在說,物慾、虛榮感與自尊,讓觀看者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讓人反思自己的過去與現在。 甚麼是故事行銷? 故事行銷定義是一種行銷策略,透過說出故事的方式傳遞產品、服務及品牌形象與了解品牌核心價值的方式,讓消費者對品牌的故事建立聯繫,進而引導及激發讀者行動。品牌要做的不單是讓消費者知道你產品,而是需要透過故事中把你的品牌或產品包含的價值觀及品牌價值,引起受眾的共鳴及情感上的聯繫。 能讓消費者記住且願意掏錢的品牌大多對故事行銷中投入了大量心思,故事行銷不單是跟顧客說我的品牌故事是甚麼。消費者關心的並不是品牌的故事,而是消費者自身的故事。 因此品牌需要告訴消費者你的品牌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把品牌故事融會貫通於品牌與產品的開發、設計與行銷中,以代表品牌故事的產品影響消費者,讓消費者的故事中存在品牌的位置。 故事行銷的好處 不少國際知名品牌也是通過故事行銷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以及與消費者的共鳴。Chanel則是故事行銷的一個典型例子: 引起共鳴 Chanel的故事以Coco Chanel的傳奇一生作為故事基礎,從她在貧困環境中的童年到她的時尚革命,這些都引起了觀眾的共鳴。品牌的故事讓消費者感受到勇氣、自由和自信的價值,這與Coco Chanel的精神息息相關。透過故事行銷,品牌能夠在消費者心中建立情感連結,當消費者能夠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經歷、價值觀或情感,他們更容易感到共鳴並與品牌產生情感聯繫。這種情感連結不僅讓消費者更有可能支持品牌,還可以使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記憶點 Chanel No. 5香水是時尚界的經典,它的故事和獨特的瓶身設計成為了消費者心中的記憶點。這款香水不僅因其獨特的香味而聞名,還因其品牌故事而讓人難以忘。相比於冷冰冰的事實和數據,故事更能在消費者的記憶中長久存在,好的故事能夠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一個生動的場景,並且連接了情感和情節。這種情感連結使得故事更容易被記住,而品牌也就因此成為了消費者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消費者在未來需要相關產品或服務時,這些故事能夠引導他們回想起品牌故事中情境,進而影響其購買決策,慢慢建立品牌忠誠度。 區別競爭對手 品牌故事有助於區別自己和競爭對手。Chanel的簡約、高雅和自由風格使其在時尚界獨樹一幟,並吸引了一群忠實的粉絲。品牌需要不斷尋找方法來脫穎而出,故事行銷則是一個極具競爭優勢的策略。獨具一格的品牌形象及品牌故事,能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濃厚的興趣。這種獨特性使得品牌更容易被辨識,同時也提升了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及品牌力。 傳遞價值觀和使命 Chanel的故事不僅講述了時尚和美的價值觀,還反映了品牌的使命。這個品牌一直主張自信、獨立和永恆的風格,這些價值觀貫穿於品牌的每個產品和宣傳中。透過故事行銷,品牌有機會深入地向消費者傳遞這些品牌核心價值觀和了解品牌。這不僅僅是一種傳遞資訊的方式,更是一種情感的連結。品牌不再只是一個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而是一個有情感、有價值觀的實體,這種轉變能夠深刻地影響消費者的認知和選擇。 打造品牌故事 在說故事前需要先了解你的品牌到底是甚麼?先了解先自己的品牌,再以故事行銷與消費者對話,才能有效讓目標受眾被打動。 打造品牌故事需要從品牌的核心價值和使命出發。將品牌融入一個有情感、有情節的故事中,讓受眾能夠感受到品牌價值,才能有效加強及塑造具記憶點的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象及信任感。 品牌價值與品牌理念 在打造品牌故事時,首先需要定義品牌的核心價值及理念,再把這些元素作品牌故事的基石及核心作延伸,製作自己的品牌故事。 品牌價值 這些是公司及品牌所重視和堅持的核心價值觀,表達品牌怎麼在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品牌價值觀可以包括誠信、創新、社會責任、品質等,核心價值應該是不變的品牌一直堅持的事物,任何經營及行銷規劃都需要緊貼品牌的價值。 品牌理念 品牌理念指的是品牌追求的更大目標,能夠超越商品和服務,藉由明確定義品牌理念,能夠在故事中傳達品牌的使命,吸引消費者共鳴。品牌理念是你想讓消費者感受到甚麼,以甚麼想法作為經營的出發點。 品牌故事案例 以知名鞋履品牌Adidas作為例子,「Through sport, we have the power to change lives,透過運動我們可以改變生活」作為品牌的品牌價值,以這作為延伸「創造多元產品」、「融入生活」、「可持續發展」等品牌價值觀。 亦以「Impossible Is Nothing 沒有不可能」作為品牌理念,近年更拓展至「I’m Possible 我就是可能」,持續傳遞沒有不可能精神,研發出更多元的產品,不論甚麼情況亦能穿著Adidas的產品。 怎麼說好一個故事 故事行銷的需要說好一個故事,不論你的故事想法多有創意如果出色,無法把想法實現在故事中,那麼亦難以與消費者產生連結。故事行銷需要注意以下三個個關鍵要素: 故事情節 什麼樣的故事才是好的雖然沒有客觀標準,但一個平淡的故事必然是不好的故事,故事情節需要具備起承轉合,其中的轉與合應是故事的核心,亦是最讓受眾產生情感連結的一個環節。 起: 故事的起點應該引起讀者的好奇心。這可以是一個簡短的情節,介紹主要角色、場景及故事設定。 承: 在故事的承部,進一步發展情節和角色。介紹主要的問題、衝突或目標。讓讀者了解角色的動機,並為接下來的故事發展創造期待感。 轉: 故事的轉折部分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通常伴隨著主要角色面臨的挑戰或問題。這個轉折能夠改變故事的方向,加深角色的困難,使讀者想知道他們將如何克服困境。 合: 故事的高潮和結尾部分是問題得到解決的地方,讓讀者感受到情感上的滿足感。 真實性 真實性指的不是故事需要是真人真事,而是故事需要有真實的感覺,讓人感到這故事的真實性更容易投入其中,再觸動受眾的情感,讓他們與故事產生共鳴。 主題: 選擇一個普遍的主題,如愛、友情、奮鬥等,這樣更容易引起不同人的共鳴。 情感元素:在故事中的畫面、對白等融入合理的情感,讓讀者能夠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樂,並與之共鳴。 人物設定 角色是故事的靈魂,他們的性格、動機和成長是故事的核心,任何行動與對話都應與人物設定對應。 性格: 每個角色應該有獨特的性格特點。這些特點應該在故事中得到體現,從而使角色更加立體和真實。 動機: 確定角色的動機,即他們追求的目標和渴望。這能夠幫助讀者理解角色的行為,並更好地投入故事。 成長: 角色應該在故事中經歷變化和成長。這種變化可以是內心的,也可以是外在的。讓角色的成長讓故事更具深度。 以上的要素都是影響故事能不能與受眾產生共鳴的要點,什麼樣的標準衡量好壞,可以以「這故事可以觸動人心嗎?」作為標準。 故事行銷案例 全聯 全聯的故事行銷例子眾多,最有名應該是建立了全聯先生這一形象及拍攝各式小品,統一的定位及風格讓全聯的品牌印象與行銷效益都是超市企業中最令人深刻的。 全聯的故事行銷方式大多以小品短劇的方式展示,因應不同商品及節日推出廣告,把腦洞大開的劇情放進一般人的生活中,令人印象深刻。而全聯從2013起便在每年中元節推出中元節廣告,以鬼故事與習俗為中心發揮創意廣告,讓不少人每年都在期待的全聯的中元節廣告。 全聯的故事行銷核心日常化為感人或有趣的故事,先注重讓故事的質量,讓故事足夠深刻再加入商品或服務點綴全聯的品牌形象,讓你期限每一次全聯的的廣告及對品牌產生信任感 總結 故事行銷的魅力在於故事對消費者的影響力,故事行銷不僅僅傳遞資訊,還是與消費者建立聯繫並塑造品牌形象的方式。通過打造品牌故事及故事行銷,企業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還沒進行故事行銷你不能錯過這個有效提升品牌形象及增加你的品牌影響力的行銷方式。想不出好的故事行銷點子,萬智匯的行銷顧問團隊可為品牌量身打造全面的品牌故事行銷規劃,讓品牌行銷成效更上一層樓。
2 月 02 2023
搜尋引擎行銷

Google我的商家5個觀念整理!一步步教你如何建立與經營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人們有任何疑問多半不是詢問朋友,而是直接上網搜尋Google我的商家,以前要去哪個目的地還要翻著紙本地圖的年代,現今已經完全被各大系統的「線上地圖」取代,而線上地圖在台灣最普及也最常被應用的線上地圖,就屬Google map,即便你今天完全沒有任何準備,也能在你有需求的時候,幫你找到最快路徑直達目的地。 ※設定Google我的商家,為您的商家在Google map上有一席之位※ 什麼是Google my Business (我的商家) / Google Business Profile? GMB(google my business) 我的商家,一定是大家非常熟悉不過的在地服務,可能你是第一次查詢什麼是GMB,但若是常用GOOGLE MAP導航的你,不知道GOOGLE MAP上有顯示商家資訊的地點就是GMB的話,那就真的太慢了解了! GMB簡言之就是把你的店家資訊建立於GOOGLE的地圖上,對於有實體店面、商家或者是有實際的銷售服務,能讓搜尋的顧客更輕易透過GOOGLE找到你。 找到你能做什麼呢? 因為很有可能進而產生線上或線下動作,如直接撥打電話洽詢、直接導航到您的店家做購買、諮詢或是前往您的官網查看服務,甚至評論以及推薦你的店家。 為何你需要建立你的GMB? 對於您的店家或企業的四大優勢! 增加商家曝光度、提高你的SEO ‒ 知名度 Google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在台灣的使用人口也不在少數,而註冊我的商家,搜尋關鍵字時,不僅於google搜尋或是google map上都能有機會被搜尋到,而設定好「關鍵字」正是每位商家要注意以及著重的步驟,當關鍵字、資訊又完整,相對的在搜尋引擎上就會往前排名,達到提升曝光的效果,而曝光也會連帶影響到官網以及粉絲專頁的SEO。 直接提供並宣傳店家資訊 GMB不單單有標記地點的作用,它也能夠提供多元的資訊給予正在搜尋您的潛在顧客,你可以在上面設定商家地址、聯絡資訊、提供的服務內容、菜單等,甚至可以新增最新動態、建立優惠活動,功能齊全且實用,能讓顧客一目了然進一步了解或是光顧你的店家。 線上互動高且即時、提供CTA按鈕聯繫線下服務 若是單純的Google map的位置資訊,僅僅是單向的傳遞資訊,若是設定商家的話,你可以獲取顧客的評論甚至可以開通線上即時回覆,潛在客戶能夠在商家上直接向您做諮詢或是詢問或是使用導購按鈕設置,直接撥打您的電話訂購、官網的連結等等。 若您的大企業想做進一步的訂位規劃或是您的店家有需要訂餐的需求,你也能夠配合第三方線上系統,如inline或是EZTABLE都能做進一步的設定,這些都是評價還不錯的訂位系統,能夠提供給 您參考。 多樣數據紀錄查詢 GMB有多樣的數據紀錄,如商家互動總覽、來電、訊息、預定、路線、網站點擊等,也能分析您的顧客是從哪個平台或裝置查詢到您的商家或是網站,我們可以再從中獲取資訊,並時時調整我們需要加強發展的內容。 建立GOOGLE帳戶 不管是需要建立GMB或是使用GA廣告投放都需要建立GOOGLE帳戶,若是以公司企業為商家檔案的擁有者也能夠自由新增或移除管理員權限。 進入到GMB登入首頁 建立並登入你的帳號後,我們可以點擊一下官網連結:Google my Business(我的商家) 點擊「立即管理」,你就能開始建立您的商家,Google也很貼心地提供企業解決方案以及相關資源可以去做學習、查詢。 建立你的商家資訊 建立商家資訊的重點要把握三個重點「真實」、「清楚」、「具有關聯性」您的潛在客戶或許是透過距離、關鍵字搜索,進一步找到您的店家。 商家資訊的詳細步驟內容,我們可以在開設前先進行規劃、構想: 建立名稱→選擇業務類型→輸入業務類別→選填您的服務範圍→向客戶顯示聯絡資訊→將您的商家加入google地圖→輸入郵寄地址進行驗證(詳細請見步驟四)→新增服務、營業時間→新增訊息功能→新增商家描述→新增商家相片 建立名稱 名稱我們可以盡可能把公司的名稱+區域名+服務項目去命名。 選擇類別 不管您是餐飲、服務、傳產業等,我們可以透過建立類別,讓顧客搜尋時,可以透過雷別尋找到你,而後台的功能項目也會有些微的不同。 建立資訊 聯絡資訊、地址資訊、服務內容、營業資訊等等,基礎資訊並須正確且清楚,讓顧客搜尋能夠直接找到你。 加強搜索 透過新增商家相片、商家描述,來增加顧客對於您的店家的印象,並在有需求的時候,更有機會找您服務或消費。 驗證你的商家身分 開通商家前的最後步驟!Google為了確認您是商家的擁有者,會需要做最後一步的安全驗證。目前標準驗證的方法有五種:電話簡訊、電子郵件、錄影、即時視訊通話、明信片(信件)等。 目前官方有提及驗證至少需要7日以上,而明信片因covid-19的關係可能會需要14天以上才能收到信件,若驗證失敗則會再另行通知您可以使用其他方式試試看。 而目前台灣地區大多數店家還是使用「明信片驗證」,因為GOOGLE必須確認商家為您所有,所以會需要寄送到實際正確地址,才能在GOOGLE全權管理代表這個商家。 收到驗證信後,就可以把上面的代碼輸入上去進行驗證,這樣您的商家就建立成功囉! 單單看是不夠的,您還是需要實際操作,開始實際建立您的商家,並從中學習,吸收經驗獲取心得再進行調整,我相信您的店家一定能夠日益蓬勃發展。 2022年GMB的12項功能介紹 目前GMB提供12項實用的功能給使用者,同時這12項功能是具有雙向溝通的效用及目的,能夠讓您與您的顧客建立良好的印象以及友好的互動模式。 編輯商家檔案: 在此可以編輯你的商家資訊,例如商家名稱、業務類別、說明、電話號碼甚至是網站網址都可以編輯上去,而撰寫的越詳細,對於搜尋引擎上的曝光也越有幫助。 閱讀評論: Google map上任何顧客都可以在您的商家撰寫評論,您也能從中獲取一些客戶的回饋與反應,進而讓您的店家可以修正調整,同時店家也可以與顧客互動,進而培養忠實顧客。 訊息: 您的顧客可以在google上傳送訊息給你的店家,並可於google查看新的訊息回覆。 (但目前觀察這個功能在台灣較少人使用,通常大企業會直接導入官網做聯繫) 新增相片: 新增相片功能可以設置您想顯示給顧客的封面照片、也能夠秀出您的內部環境,增加顧客的信任 度&lt,另外也有一個標誌,能夠在您張貼照片或回覆評論時,讓客戶知道您是店家的身分。 成效: Google提供數據紀錄功能,能夠記錄商家互動次數、來電、訊息、預定、路線、網站點擊,我們可以依照我們的目的來規劃我們需要加強哪塊的數據,進而策畫我們要如何執行。 刊登廣告: GMB可以連動GA來進行廣告投放,連動會使你操作更流暢迅速。 編輯菜單: 可以在編輯菜單的欄位上,放上你的產品圖片並描述你的產品內容、價格等。 訂餐服務: Google目前也有與第三方訂餐系統做配合,若是有預訂需求的顧客,可以與第三方系統做設定與配合,目前台灣許多店家使用inline作為訂位系統,若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做查詢理解喔!※若是您的店家是並非提供實體內容的話,會是顯示「編輯服務」,同等的您也可以在GMB建立你的服務項目讓顧客清楚了解。 預定服務: 預訂服務目前Google是配合第三方系統作為配合,目前多數台灣店家也是使用inline作為訂位系統,若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做作規劃設定喔! 問與答: 我們可以在問與答的內容,新增一些顧客經常會詢問或遇到的問題,讓顧客在前往您的店家前,先了解一些顧客想要了解的事項,節省更多溝通的成本。 新增最新動態: 我們可以以貼文的方式去新增我們的最新動態,包括你想傳遞的訊息、優惠內容、最新活動等,並且可以附加圖片、新增描述以及建立CTA按鈕,讓顧客能夠更直覺方便的聯繫到商家。 請求評論: Google也有提供連結,讓客戶能直接到你的商家進行評論,評論其實對於經營客戶信任度來講是十分重要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評價、高討論度,對您的商家有非常大的幫助,據統計有40%的顧客會在光顧您的店家後留下評論,而僅只有少數的人會光顧2星以下的店,所以真的要好好經營自己的評論以及星數,讓顧客達到好的印象喔! 六個方式優化你的GMB、增加搜索排名! 詳述你的商家資訊 (品牌價值、提供項目) 商家資訊是最直觀傳遞訊息給正在搜尋您的店家的顧客,若是在商家資訊表達自身的品牌價值,以及提供的項目內容,假設您是餐飲業,您可以在敘述內詳述你們的料理特色、烹飪方式、餐廳特色等,或是您是服務業,您可以敘述您的服務特色以及與其他同業的強項優勢在哪裡,讓顧客在選擇 上能夠更快地做出判斷。 鎖定你的服務範圍 Google的編輯商家內 有一項設定範圍區域的選項,若是您的店家是屬於區域性(地區性)產業,我們可以透過設置我們的服務區域,來鎖定區域的潛在顧客。 例如我們在台中南屯區搜尋咖啡廳,我們能夠在地圖上搜尋到附近區域相關的商家,而鎖定服務範圍能夠讓Google在搜尋引擎上優化商家在區域內的排名,在顧客搜索「南屯 咖啡廳」時更容易找到這個商家,同理可知,若是您的商家是具有區域性服務、商品的話,開始設定您的服務範圍以及您的區域關鍵字吧! 增加你的網站或是粉絲團的連結 GMB屬於Google旗下的在地服務 在GMB增加您的網站或粉絲團也是能夠優化以及提升您SEO排名的做法,相對地,您也能在官網可以建立連結地圖,提供您的商家位置資訊,對於SEO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透過關鍵字撰寫貼文以及發布優質照片、圖片吸引顧客 商品圖片以及貼文撰寫對於您的顧客能夠對您的餐廳加深第一印象,例如您是一間景觀餐廳,我們除了提供菜色的圖片之外,我們也可以發布有特色的營造擺設照片,提供您的店家與其他店家不同的特色,吸引更多專屬顧客,進一步主動了解或是預約前往餐廳用餐。 你也能在節慶活動時,結合地區關鍵字與節慶關鍵字建立活動貼文,增加被顧客搜索到的機率。 商家評價星數經營 想詢問您,再前往商家前是否會先查詢該店家的評價,若是你看到評價很低,您還會前往該店家進行消費或是諮詢嗎? 我相信你的回答是不會的,數據顯示評價以及星數是大部份顧客再前往店家前,而評價與星數關乎著您的知名度,而Google也可能自然將評價較高的店家排序到地圖的前面,讓您的店家曝光提高。 若是您的商家評價收到負評或是較不友善的言論的話,你可以主動進行詢問,並修正缺點以及調整整體服務,積極主動態度去面對負面評論,主動提出改善的需求,讓大家能夠理解店家是十分有心希望能夠改善問題的,這樣也會對自身的店家形象有較好的幫助。 數據判斷、分析顧客 最後我們經營出來的這些內容,需要丟給數據去做判斷,我們可以從GMB的「成效」功能觀察數據,查看主要查詢您的店家是從哪個平台查詢或是哪個關鍵字去搜尋到我們,我們再加強我們對於該關鍵字再做更深度的撰寫與經營,進而優化我們的SEO搜索。 結語: 雖然整體建立上十分容易,也就是因為容易,所以大多數的商家都早已建立自己的商家。 但偷偷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即便很多店家開通了GMB,但卻只是把它當作成一個地標做使用,在 這個社群平台眾多的平台,或許你的 FB、IG的流量無法比其他店家來得好,或許您可以開始認真經營您的GMB / Google Business Profile,作為Google自家的在地服務,我相信這個「免費」且能夠有效曝光的工具,您一定要把握,所以開始拿起的手機或是電腦,開啟您的Google我的商家的經營吧!
再行銷 google動態再行銷 FACEBOOK DPA
2 月 07 2023
數位行銷

潛在客戶轉化為完美交易的秘密武器:再行銷!6個再行銷廣告提高轉換率的步驟

摘要:行銷學專家Dr Jeffrey Lant的7次法則中這樣描述客戶在決策前需要接收到七次有關某一產品或服務的信息,才能夠成功地從潛在客戶轉化為成交客戶。因此要提高潛在客戶的轉化率,秘密就在於如何讓產品增加在客戶前的曝光。再行銷就是應用這個法則去提高潛在客戶的轉換率,本文將會介紹再行銷的定義、原理及6個提高再行銷廣告成效的步驟。 探究再行銷 什麼是再行銷 再行銷(Remarketing/Retargeting)是一種在用戶流覽網站但未完成購買的情況下,通過在其他網站上投放相關廣告來吸引用戶回到網站並完成購買的行銷方式。 舉例來說,當一個客戶在潮流服飾購物網站上查看了一款洋裝,有可能是放在購物車或是其他原因離開頁面沒有完成購買的動作,然後客戶在其他網站上仍然可能看到該洋裝的廣告。再行銷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再次吸引客戶回到網站,並最終完成交易。 再行銷可以在不同的管道例如Google或Facebook上進行。通過利用網站訪問資料,可以定位流覽過網站的用戶並向他們投放與他們感興趣的產品或服務相關的廣告。 運作原理 再行銷的運作原理涉及行銷漏斗及消費者的購物流程,它是一種利用行銷漏斗(Marketing Funnel)來吸引、保留和提高顧客回饋率的策略。 行銷漏斗是一個表示消費者從對產品了解到最終購買的過程的模型。通常它由以下幾個階段組成: 發現階段:可以通過關注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廣告,以提高潛在客戶對公司和產品的認知。 感興趣階段:可以通過向潛在客戶發送關於產品的資訊,例如產品折扣和附帶贈品,來引起他們的興趣。 考慮階段:可以通過向潛在客戶發送詳細的產品資訊,例如產品特點和使用方法,以幫助他們作出明智的決策。 行動階段:可以通過向潛在客戶發送鼓勵他們購買產品的訊息,例如產品限時促銷和快速交貨,以促使他們最終購買產品。 如何把潛在客戶轉化為交易 再行銷通過將潛在客戶從購買過程的不同階段引導到交易階段,從而提高轉化率。不同階段可以結合不同的再行銷類型進行: 電子郵件再行銷:企業可以向潛在客戶發送電子郵件,介紹相關並鼓勵他們完成下一步。 社交媒體再行銷:企業可以在社交媒體上與潛在客戶進行互動,以引導他們完成下一步。 廣告再行銷:企業可以在網上廣告平台上投放廣告,以吸引潛在客戶並鼓勵他們完成下一步。 我們以一個具體的例子會更好地理解如何把潛在客戶轉化為交易: 假設一家銷售運動裝備的公司,網站上有數以千計的潛在客戶。公司可以使用電郵再行銷,向這些潛在客戶發送具有吸引力的電郵廣告,內容包括新產品、特別優惠等,又或者使用FB DPA(廣告再行銷的一種),在社群媒體上展示商品圖片來吸引客戶。 如果潛在客戶對商品有興趣,他們就可以點擊電郵中的連結或廣告,前往網站,了解更多信息。如果他們還是有興趣,他們可以選擇購買商品。這就是如何把潛在客戶轉化為交易的過程。 提高再行銷轉化率的6大步驟 再行銷可以鎖定猶疑不決的客戶,根據他們在網站上的瀏覽體驗,量身打造相關的廣告和優惠,吸引他們回訪,創造完成交易的另一次機會。所以,當中【客戶】、【量身打造】就是再行銷的重點,要提高再行銷的轉化率不妨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收集有效客戶的名單 再行銷步驟中,收集有效客戶名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通常要有效收集客戶名單,多數方法是先提供優質的內容吸引訪客註冊、訂閱、登記等動作,這就是再行銷名單。根據不同的工具收集客戶名單的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透過網站註冊:讓網站訪客在網站註冊時填寫自己的基本資訊,例如姓名、電子郵件地址等。 透過行銷自動化工具:使用行銷自動化工具來收集客戶的基本資訊。 透過社群媒體:在社群媒體上舉辦活動或廣告,讓客戶在參與活動或填寫表單時提供自己的基本資訊。點擊了解更多關於社群行銷。 透過活動參與:這屬於線下的方式,例如舉辦活動或講座等活動,讓客戶參與活動時提供自己的基本資訊。 以知名企業Amazon為例,他們透過讓客戶在網站註冊時提供自己的基本資訊,以及在客戶在網站上購買商品時,收集客戶的名單,作為他們的有效客戶名單。 分析客戶類型設立客戶組別 分析客戶類型設立客戶組別是再行銷步驟第二個關鍵的步驟。在這個步驟中可以根據客戶的資料和行為對再行銷名單進行分類,以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喜好,並根據此信息設立客戶組別。只有根據客戶的特性進行分類,才能為下一步為客戶量身打造相關廣告及優惠。例如Amazon,他們根據客戶的購買記錄和瀏覽歷史等資料將客戶分為不同的客戶組,並根據這些組別向他們推薦相關商品。這可以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購買率,從而提高再行銷的轉化率。 選擇適合的再行銷廣告類型 再行銷的種類有很多種,比較常用的方式有Google動態再行銷廣告、FB DPA動態產品廣告及電郵行銷等。選擇適合的再行銷廣告類型是指在設計再行銷活動時,根據目標客戶組別和目標,選擇合適的再行銷廣告類型。每一種類型均有自己的特色及適用情況,在選擇時不妨多了解目標對象及業務類型的特性,綜合運用不同的再行銷廣告以提升成交率。點擊了解更多關於廣告投放。 根據組別制定廣告內容及廣告組合 有了客群組別的分類,就能根據他們的需求和偏好量身打造廣告和優惠了,精確地投遞有效的廣告內容。以Nike為例,它們根據不同的客戶群體:運動員、運動粉絲和普通消費者,制定不同的廣告內容,如運動員可能需要功能性更佳的商品,普通消費者可能喜歡款式比較多,定制廣告內容以提高廣告成效。 進行廣告投放並進行測試 當上述準備完成後,接下來就是進行再行銷的廣告部分了。這個步驟的目的是讓再行銷廣告真正地投放給目標客戶,並通過測試來不斷改進廣告的效果,提高轉化率。在設定廣告時,需要注意設定廣告投放時間、地區、人群定向等,以確保廣告投放給正確的客群;觀察廣告投放的效果,包括點擊率、轉化率等,並進行測試以不斷改進廣告效果。 追蹤客戶行為適時調整廣告 追蹤和分析是每個行銷策略必不可少的步驟,目的是通過不斷分析客戶的活動數據,以確保再行銷活動的效果。 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需要追蹤客戶的哪些行為,例如是否訂購,是否回頭客,是否回應廣告等等。通過這些數據,企業可以決定是否需要調整廣告的內容,頻率或投放的渠道。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企業發現客戶對某種廣告的反饋較低,他們可能會決定改變這個廣告的內容或在更晚的時間進行投放。反之,如果客戶對某種廣告的反饋較高,他們可能會決定增加這種廣告的頻率或在更多的渠道上進行投放。Netflix在再行銷中均會運用這樣的方法來提高再行銷的轉換率。 兩大常用再行銷廣告 Google動態再行銷廣告 Google 動態再行銷廣告是 Google Ads 平台的一種再行銷廣告類型,旨在通過精確的定位與高效的廣告效果,幫助企業向其有意的客戶銷售其產品。再行銷廣告活動加入動態廣告後,再行銷的成效最佳。透過使用動態再行銷,可推出貼近購物者需求的自訂廣告,提醒曾在網站上看過或買過的商品,並推薦可能會喜歡的其他商品。 它的適用範圍很廣,可以向已訪問網站或瀏覽產品的使用者廣告投放,亦可以通過使用自定義清單或像 YouTube 和 Gmail 的去到向適合產品或服務的客戶進行廣告投放。 使用的方法總結如下: 創建 Google Merchant Center 帳戶,將產品資料匯入 Google Merchant Center,以便進行動態再行銷廣告的投放。 設定 Google Ads 廣告帳戶,以進行廣告投放。 連接 Google Merchant Center 和 Google Ads 帳戶。 創建廣告:在Google Ads 創建一個新的廣告,並點選「動態再行銷廣告」類型,並上傳再行銷名單或使用類似目標對象。 設定廣告:包括選擇廣告目標、廣告價格、選擇廣告投放地區等。 FB DPA動態產品廣告 Facebook DPA (Dynamic Product Ad) 動態產品廣告是 Facebook 廣告平台中的一種營銷工具,可以讓廣告主通過展示產品圖片和詳細信息來吸引客戶並提高轉換率。這種廣告適用於向客戶銷售特定商品的企業,如電商平台、實體商店、制造商等。 設定 Facebook DPA 動態產品廣告的注意事項包括: 建立產品及其類別的完整清單,以便在廣告中提供更多的商品信息。 使用高質量的圖片,以吸引客戶的注意力。 適當地選擇廣告目標,確保廣告向適當的客戶發送。 設定合理的廣告預算和投放時間,以獲得最佳效果。 總結 現在你已經了解了再行銷的重要性,讓我們一起進一步探索數位行銷的無限可能性。如果你想瞭解更多,不妨填寫表單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或者直接與我們的行銷顧問聯繫。讓我們一起把您的業務推向新的高峰!